何来千岁鹤,忽下九皋音。一自来凡境,推颓已至今。
临风时独舞,警露亦长吟。乍识人民异,还悲岁月侵。
早寒江上笛,秋急戍楼砧。木落依空沼,云多失旧林。
三株天外冷,甲子世间深。尚想蓬莱晓,终思弱水阴。
神州迷再举,碧落杳千寻。多少乘轩者,知同一寸心。
唐家名臣白居易,暮年脱略青云器。抗节羞趋当路门,拂衣起谢人间事。
以兹疏散爱香山,洛下群公亦遂閒。玉堂金马俱残梦,流水孤云同去还。
石楼烟树朦胧见,八节回滩泻秋练。云衣落落古松姿,鹤发皤皤冻梨面。
人生宦达应如此,岂必浮名絓青史。楚国三生少见机,竹林七子徒为尔。
名遂身閒古所稀,洛阳山水又清晖。青山何处无佳赏,白首湮沈空布衣。
三春之三始春游,正当禊事倚春洲。主人爱客能携酒,胜友如云列凤楼。
主言登高客能赋,指点前山春在眸。随意烟容皆靓好,参差霭黛尽芳幽。
取次林泉开记睹,更将岩壑赴冥搜。青罗接翠互相就,玄崿霏阴不自留。
无数遥峰来及水,白云孤去碧溪悠。晴云绿草如绮织,午对澄波作练浮。
抱日残红依鳄溆,回风舞燕逐渔舟。动静之间情事出,高深所际绪怀流。
冥心相向春如寄,以目为身山可求。春山与我成三友,对酒如何不劝酬。
酒酣耳热临风立,忽从霄羽望霓帱。亲叩太皞苍帝语,氤氲满座穆飕飕。
手赠名峰三百六,人天俯仰恣夷犹。斗南拳石无多地,我生其内我为俦。
千载误归韩姓氏,一杯初醮故峦丘。岭外丘峦多静隐,虚名于世未区区。
春光九十山终古,今人相值速于邮。无古无今惟一醉,主人能信予言不。
白头注书懒出门,足迹不到东西村。倏忽移家向千里,远游却谢君王恩。
钱唐夜舸冲潮发,柏署啼乌晓方歇。升堂见子复见孙,綵服如云映秋月。
江鱼竹笋称觞暇,时坐肩舆过城下。苏公堤上闻采莲,岳王祠前看走马。
问君北归今几春,予欲乘槎西问津。渡河先访封君宅,携酒来攀庭际椿。
明季将板荡,盈廷乘纪纲。维公起南服,义勇含风霜。
国是既委靡,士气多沮伤。公思勇挽之,劲弩千钧张。
明体乃达用,所重扶纲常。是时急功利,枢辅谋不臧。
公不稍宽假,廷诤多激昂。折槛一逆鳞,窜逐栖江乡。
雷霆未息怒,中外申救章。遂兴党锢狱,几罹不测殃。
株连数十人,我祖同琅珰。囹圄笺楚《骚》,与公相订商。
载之序例中,考据得悉详。其后各赐环,事势殊仓皇。
大厦非一木,公身与俱亡。公留心经术,为后学津梁。
《周易》与《孝经》,大义多阐扬。所传十二书,存大涤讲堂。
诗歌尽散失,家不什一藏。曾贻我祖诗,断墨双缣缃。
一字一涕泪,至今留耿光。丰碑何峨峨,松楸何苍苍。
系余忝子姓,匪徒梓与桑。典型肃再拜,立马空徬徨。
王程迫明发,芜词代椒浆。浩歌北风起,落日吹昏黄。
关外多峻岭,岭上矗重关。往返经嵚崟,龙门复长安。
土木渐平衍,怀来颇宽闲。山势若却避,逡巡青冥间。
西南接太行,其东亘西山。层层护神京,隐隐若龙蟠。
居庸最雄长,两壁高巑岏。峡束四十里,危堞欹云端。
咽喉扼要区,儿孙俯群峦。忆我初来时,乱石撞奔湍。
石瘦伤马足,湍清惊旅颜。十步九倾仄,百里千萦盘。
夜宿魂尚悸,晨征气犹啴。今过成坦途,顿忘登陟艰。
但觉山色佳,松石增苍寒。涧水循轨流,徐响鸣潺湲。
野屋插山嘴,屋角山花殷。丛祠结构牢,缘崖峻阑干。
欣览未及毕,南口憩晨餐。问此何时修,两月倏改观。
皇仁轸商旅,职贡通戎蛮。况兹来庭者,昆邪暨呼韩。
岂忍令远人,兴嗟行路难。除道与成梁,令典载《周官》。
帝曰其恤哉,勿惜公帑颁。至治洽唐虞,德泽岂易殚。
小臣林泉侣,滥窃膺簪冠。斯游实快意,藤杖穷跻攀。
宇宙富名岳,石室藏金丹。百未探一二,所惭双鬓斑。
人生几緉屐,浩然发长叹。
宁为刖足业,无为跃冶鍊。君子不可及,惟人所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