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乔下第归宣州

诗道世难通,归宁楚浪中。早程残岳月,夜泊隔淮钟。
一镜随双鬓,全家老半峰。无成来往过,折尽谢亭松。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万里平生几蛇足,九州何路不羊肠。
只应绿士苍官辈,却解从公到雪霜。

这情怀、怎生消遣。思量只是凄怨。一春长为花和柳,为雨又还零乱。

君试看。便杜牧为流,也则肠先断。更深漏短。更听得杜宇,一声声切,流水画桥畔。

人间世,本只阴晴易换。斜阳衰草何限。悲欢毕竟年年事,千古漫嗟修短。

无处问。是闲倚帘栊,尽日厌厌闷。浮名尽懒。但笑拍阑干,连呼大白,心事付归燕。

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金井银床无用处,随心引取到花畦。

花影层层碎,炉烟细细吹。谁识恨千丝,只愁遮不断,两相思。

昼蝇方少夜蚊多,摇脱霜纨奈热何。
独向中庭待明月,一身清露泻金波。

山前山后更藏山,石路云深户不关。却恐云随风雨去,独留曲径待僧还。

萱草径庭寂,橘花窗户明。我惟天地性,物自古今情。

玄酒无穷味,朱弦不尽声。道从涵泳得,宽作读书程。

谬忝科名后,操觚学缀文。心思韩吏部,梦寐鲍参军。

草藁随年积,门生每卷分。恐遗身后丑,一火上凌云。

漫叟古之贤达欤,愤世直言七不如。著书首补云门乐,取醉政赖石湖鱼。

湘中韶濩遗欸乃,天下漫浪知猗吁。饿死杜陵拾遗老,唯有舂陵能起予。

穆穆羽人馆,肃肃君子居。清风东南至,层构邃且虚。

左陈樽与壶,右列图与书。燕休而翱游,其乐恒有馀。

乃知习静者,乘化本自如。

豪斟巨炙排九楹,玉盘?醁一再行。秦王高歌赵王瑟,属车天远邯郸城。

侍臣冲冠发直指,秦庭虎贲剑锋倚。咸阳山色如死灰,邯郸霸气清于水。

引车还避将军路,蕞尔那能持两虎。君不见世閒男儿健如虎,一旦焉知不如鼠。

寺废基空在,人归地自閒。绿苔昏碧瓦,白塔映青山。

暗谷行云度,苍烟独鸟还。唤回尘土梦,聊此弄澄湾。

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
良友招我游。高会宴中闱。
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

城南帐殿晓云开,万骑星罗拱日来。虎旅自谙司马法,鹓班齐侍晾鹰台。

两行列阵坚于壁,九进闻声动若雷。变化方圆包地轴,君王元裕统天才。

声闻江淮满,文章燕许期。
棣华联秀萼,椿老见芳枝。
璧水风流尽,金銮宠遇私。
哀崇极闵饰,埋玉更成悲。

丽锦疋云终,襜襜展向风。花开翻覆翠,色乱动摇红。

缕散悠扬里,文回照灼中。低垂疑步障,吹起作晴虹。

既与丘迟梦,深知卓氏功。还乡将制服,从此表亨通。

扰扰驰蹄又走轮,五更飞尽九衢尘。
灵芝破观深松院,还有斋时未起人。

竹密烟深一径虚,桐阴如幄复阶除。庭前时有窥帘鸟,池内应无避钓鱼。

南浦潮随明月上,西林钟带夕阳疏。人閒莫漫愁烦热,好共临流此卜居。

边城愁雨雪,丈室爱烟霞。春水几时至,寒梅何处花。

中原犹带甲,汉使自浮槎。岁序伤催促,山深景易斜。

老骑官厩马,宁似少年时。
报国心逾壮,挥鞭力渐衰。
白云亲舍远,银汉客槎退。
髀骨应消尽, 还家自有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