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峡寇乱寄怀吟僧

半锡探寒流,别师猿鹤洲。二三更后雨,四十字边秋。
立塞吟霞石,敲鼙看雪楼。扶亲何处隐,惊梦入嵩丘。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厌厌酒病结春阴,邻笛传来恨更深。拟借春风联袂去,遏云佳处托知音。

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笋蹊已长过人竹,
藤径从添拂面丝。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
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
上公翊戴肃朝绅,衮绣趋庭下帝宸。
一德格天瞻相业,密不雨协郊禋。
初筵宠锡清格奏,和气融随明日春。
成算自应同寿算,两河黎庶待陶钧。
高阁对横塘。新燕年光。柳花残梦隔潇湘。绿浦归帆看不见,还是斜阳。
一笑解愁肠,人会娥妆。藕丝衫袖郁金香。曳雪牵云留客醉,且伴春狂。

隋帝易广勇,天命以不长。唐宗昧治恪,本支竟摧戕。

圣人有达节,变通亦何常。禹汤不同迹,万古皆明王。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

旷野烦襟豁,青天素月流。不因同二阮,那复此奇游。

磐石偶余契,丝纶亦漫投。平生钓竿兴,随地可消忧。

车马翩翩向北行,郡斋驯鸟送离声。一官曾化秦风俗,多事还忧汉甲兵。

上国浮云秋黯澹,西山爽气夕分明。天王况复垂衣日,礼乐从今问鲁生。

凤阁传呼鱼钥开,中官赍捧御题来。
直庐夜照青藜火,银笔如椽彻晓裁。
阖辟天机未始休,衫衣胝足两何求。
巍巍只为苍生事,彼美何尝与九州。

昔友称君不厌频,喜君果不负斯人。墓田马鬣穷交冢,寒食鸡豚祔祭宾。

一事必传成独行,三生重话转伤神。秋风野笛苔溪路,石语荒林万古情。

握手别君东渡,衔杯当我西归。
少微星动百里,弹冠亦属忘机。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
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谿滑渡舟难。
暮云低锁荒台,凭阑四望天垂地。曼花半夜,蜚香缭绕,昔人曾记。往事悠悠,物华非旧,江山仍丽。怅斜阳芳草,长安不见,谁共洒、新亭泪。开放青峦旧址。动骚人、一番词意。青油幕里,相忘鱼鸟,水边云际。却恨清游,未能追逐,区区僚底。问何时,脱了尘埃墨绶,为虚斋醉。

漏转彤楼唱晓鸡,千官鹄立殿东西。香飘辇路佩声合,日映宫云扇影齐。

已觉冰消流水细,即看花重亚枝低。天家可是春偏早,禁柳宫槐莺乱啼。

得鱼穿柳持上溪,溪村杳杳屋稀稀。
莫怪渔翁头易白,去年买鱼人又非。
斗转旋霄,梧飘金井,洞天秋气方新。幔亭仙子,飞佩下瑶京。霞袂霓裳缥缈,冰肌莹、月作精神。云璈动,琼仙歌舞,共庆捧瑶觥。
蟾宫,人未老,纵横礼乐,谈笑功名。从今去,有多少、富贵光荣。且听宾云奏曲,千秋岁、更引清声。齐眉处,朱颜绿鬓,相与共长生时,良人正赴廷对。

盛年开府气纵横,使相威棱耸百城。破格封邀五等爵,外交事坏一书生。

天边化鹤归丁令,海上看羊愧子卿。盘错早知难幸试,肯将实祸博虚声。

寐寤关怀切,宵来入梦频。如申依恋意,不话别离因。

劳瘁连年积,音容此夕亲。拔归期迅速,老母泪盈巾。

半生心事澹悠悠,应乐高卧白云稠。
青山影里春酲解,黄雀声中午梦休。
好景随处堪行乐,浮世何人免得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