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 其一

乾道刚简。坤体敦密。茫茫太素。是则是述。末世流奔。以文代质。

悠悠世目。孰知其实。逝将去此至虚。归此自然之室。

西晋人,字威辇。初至洛阳,时或披发行乞,逍遥吟咏。著作郎孙楚与语奇之,载与俱归。后留诗二篇遁去,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

更何况、绮筵张。

云衫侍女,频倾寿好,加意动笙簧。人人心在玉炉香。

庆佳会、祝延长。

挂月栖云向楚林,取来全是为清音。
谁知系在黄金索,翻畏侯家不敢吟。
苇声骚屑水天秋,吟对金陵古渡头。千古是非输蝶梦,
一轮风雨属渔舟。若无仙分应须老,幸有归山即合休。
何必登临更惆怅,比来身世只如浮。
右手持杯左不空,蟹螯已作雪蒙茸。
秋风莫起鲈鱼梦,未似先生阿堵中。
庐山小隐。渐年来疏懒,浸浓归兴。彩桥飞过,深溪地底,奔雷余韵。香炉照日,望处与、青霄近。想群仙、呼我应还,怪来须丝垂镜。
海上云车回轫。少姑传、金母信。森翠裾琼佩,落日初霞,纷纭相映。谁见壶中景。花洞里、杳然渔艇。别是个、潇洒乾坤,世情尘土休问。
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偏舞。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
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行来但觅,旗亭旧迹,下马驻城闉。请看当日,淮流如故,双泪落征轮。

淮阴市上诸年少,相忆总沉沦。谁料衰年,徵车北去,羞见市中人。

清晨斋厨香,瓜蔬纷在几。剖竹走滔滔,洗菜天目水。

积薪高若山,不嚼一粒米。辛勤吹火人,日供千食指。

煮饭吾未能,何暇彻生死。但乞焦饭回,堂上献甘旨。

日出打鱼去,日斜沽酒还。渔翁家不远,只隔岸西山。

青山五亩园,随意茅三间。竹树发佳趣,好鸟鸣关关。

物情固自乐,聊得开我颜。长歌答天风,以永今夕閒。

关中岁屡歉,民食无所资。
郡县既上言,能不轸恤之。
周礼十二政,散货首所宜。
给帛不使者,发廪饬有司。
临轩戒将命,遄往毋迟迟。
命下苟或后,施济安所期。
吾闻有道世,民免寒与饥。
循己不遑宁,因情书愧辞。

曲曲芦湾钓艇轻,红尘浑是隔沧瀛。捲芦自制清笳曲,吹入云天落雁声。

笔翰风流说晋唐,敢将拙恶比诸郎。健豪日费徒成冢,秃鬓年侵不待霜。

才士宜从鹓鹭序,畸人合住水云乡。岂期天藻亭中老,远寄词章胜采芳。

空山孤驿鼓逢逢,明月流辉满大江。水鸟夜寒栖不稳,一双飞影过篷窗。

雨敛轻寒淑气回,晓街清霁断浮埃。
风高柳倦终朝舞,岁闰花迟数日开。
归梦每逾千里去,远书新过万山来。
旅情宦况都无赖,强对韶辉殢酒杯。

忆昔扁舟访玉溪,满堤花树逐人迷。开笼放鹤雨新霁,倚棹观鱼日未西。

野老醉歌青箬笠,牧儿归唱白铜鞮。鹿门谁道远朝市,风月一湾犹可㩦。

大江东向峙层峰,久向青莲觅旧踪。捉月亭空新绿草,骑鲸石在老青松。

沙间唼喋将归雁,云际悠扬欲暮钟。心爱迟回身不得,唯期归路好从容。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拾得语寒山,丰干骑老虎。
报君知,莫奔卤。
从来保福卤谩人,不似禾山解打鼓。
郭范寥寥数百年,地仙还复出人间。
豁开天外一双目,看尽江南千万山。
玉指暗攒鸟兔定,金盘活捉虎龙环。
我今欲卜神仙宅,雾豹何妨露一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