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洛中花信已沉声,泾渭宁分浊与清。近出黟山空接壤,远来安陆比连城。
虚坛仅免黟人问,浪蕊从教著处荣。更欲丁宁新芍药,莫誇多少便横行。
门有车马客,金鞍曜朱轮。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埽中堂,坐客论悲辛。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叹我万里游,飘飖三十春。空谈霸王略,紫绶不挂身。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梅萼香?静女旁,熏笼暖倚意寒凉。怀中不合时宜在,爱咏齐纨冰雪光。
空蒙一片云满湖,西南风起吹樯乌。渊渊且止发船鼓,秀绝下钟山色无。
褰裳直上捷猿狖,乐哉一幅寒林图。绝顶飘飖目四豁,左右江湖渺空阔。
烟波尽处洲渚微,仿佛扶桑见穷发。天旋地转不少留,回看星气忽已周。
扁舟岁晚梦吴越,匡庐五老空船头。衔舻如山万商集,使者缨旌骑吹入。
行人扰扰竞锥刀,落日悠悠下城邑。前临巨石纷盘陀,仰看绝壁青嵯峨。
玲珑窈窕万窃出,安得瀄汩生流波。风声水声奈尔何,只今埋没尘沙多。
无弦之琴张素壁,岁久抑郁恐不和。一歌如扣镡,再歌哀知音。
洞庭木脱水深深,天高月白风入林。或鼓或考声钦钦,岭猿江雁同夜吟。
潜蛟出听老龙泣,渔父沧浪知此心。
香山老人避世人,性耽冲澹乐天真。招邀知己结雅社,藐视声利同埃尘。
流风巳远事若新,兹图无乃传其神。衣冠不异山中叟,抱负俱为席上珍。
岁月悠悠几百春,高名千载迥绝伦。庙堂勋业倘来寄,泉石襟期见在身。
便欲相从一问津,抚卷令人感慨频。浮玉山前亦可乐,澄湖碧浪㴠秋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