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澳诗

八罩澎南海外村,也凭鱼艇当田园。珠玑映月寻花屿,玳瑁乘潮戳挽门。

九夏望雷消飓母,三秋祈雨长薯孙。往来商舶安澜渡,马腹鞭长可勿论。

胡健,字建伟,号勉亭,广东三水人。清乾隆四年(1739)进士,乾隆十四年(1749)选授直隶无极县。丁艰起复,改补福鼎县,调永定,署闽县及福防同知。乾隆三十一年(1766)任澎湖通判,设社塾,创文石书院,政绩尤多。时澎湖士赴试台湾,多惮风涛。乾隆三十七年(1774)升台湾北路理番同知。纂有《澎湖纪略》十二卷。现存诗作俱见胡建伟《澎湖纪略》、蒋镛《澎湖续编》,共三十四首。诗作与澎湖地区风土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疏篱横出,绿枝斜露,笑盈盈地。悄一似、初睹东邻女,有无限、风流意。半开折得琼瑰蕊。惹新香沾袂。放曲屏珠幌胆瓶儿里,伴我醺醺睡。
扰扰都城晓四开,不关名利也尘埃。千门甲第身遥入,
万里铭旌死后来。洛水暮烟横莽苍,邙山秋日露崔嵬。
须知此事堪为镜,莫遣黄金漫作堆。
去名即栖遁,何必归沧浪。种药幽不浅,杜门喧自忘。
林眠多晓梦,鸦散惊初阳。片雪幽云至,回风邻果香。
佳期碧天末,惆怅紫兰芳。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
阙下新居狂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墙外秋千花影后。环兽金悬,暗绿笼朱牖。为怯轻寒犹DA3A酒。同心共结怀纤手。
粉袖盈盈香泪透。蹙损双眉,懒画遥山秀。柔弱风条低佛首。渭城歌舞春如旧。
竹房开处峭,迥挂半山灯。石磬敲来穴,不知何代僧。
讲归双袖雪,禅起一盂冰。唯说黄桑屐,当时着秣陵。

天乐荒凉禁苑倾,教坊凄断旧歌声。临岐只合懵腾去,不忍听他唱《渭城》。

东风小阁陡生凉,尽日浓薰柏子香。
好雨逡巡留客住,浮云南北为谁忙。
青春未老看花眼,白首犹抄种菊方。
湖上草生堤柳活,酒魂诗梦两茫茫。

春将去,燕子留春不住。分付落花飞满路,隔将春去处。

毕竟春光难诉,转怨乱红催取。我问落花谁误汝,莫嗔风共雨。

冰姿绰约,翠袖翻青露。林下谢夫人,依然是、故家风度。

搔头玉重,云髻不胜寒,绣帘疏,凉月细,一点香来处。

清标一插,脉脉秋如许。无语对西风,恍当年、六朝琼树。

幽窗深锁,莫厌惜娉娉,瑶台路,藐姑仙,恐跨青鸾去。

灯红酒绿画楼东,此夕飞花遇断蓬。沧海桑田多少泪,慇勤弹入四弦中。

月度寒光影瘦疏,风传清籁韵虚徐。幽人宴坐蒲团稳,读罢儒书读佛书。

虚度光阴六十春,无端暮景倏催人。不堪白发飘萧态,依旧青衫落拓身。

漫赋招魂悲卫玠,恒思好客学陈遵。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

采得石花试煮,扫将柏子閒焚。色共龙团斗品,烟随鹊尾成文。

风吹白日下遥天,容易人间换岁年。菊老不随霜共落,云飞却与雁争先。

探囊野草皆为药,入市山梨便直钱。远道故人成久别,每因景物思绵绵。

江干相送罢,去去望仙舟。不耐云山杳,其如岛树秋。

龙颜欢谒帝,燕颔定封侯。他日收成绩,归来觅酒俦。

会宴瑶池阿母家,九霞光绕翠琼车。
坐中一曲山香舞,帽上看看有落花。

禊事重修聚画堂,介眉春酒合称觞。任教沧海桑田变,自有延年益寿方。

阅世艰难馀血泪,伤时讽咏入诗囊。家风我亦同梅鹤,敢献冈陵颂一章。

相逢何处梅花好。深院宇、笙歌绕。春入侯门长不老。罗帏绣幕,护香藏粉,却许行人到。
遏云清唱倾城笑。玉面花光互相照。银烛频更尊屡倒。明年应是,对花相忆,君已班清要。
古帆高挂入曹源,雷动风行海岳昏。
三十二峰亲坐断,一毛头上定乾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