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饥止一箪食,渴止一壶浆。出入止一马,寝兴止一床。
此外无长物,于我有若亡。胡然不知足,名利心遑遑。
念兹弥懒放,积习遂为常。经旬不出门,竟日不下堂。
同病者张生,贫僻住延康。慵中每相忆,此意未能忘。
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秋来未相见,应有新诗章。
早晚来同宿,天气转清凉。
春水孤篷发棹讴。彩虹为线月为钩。桃花浪,杜若洲。
此处垂钩钓玉虬。
自我来太平,十日五巡乡。一到松门城,六夜宿箬簧。
凡再至三至,新河及新场。足迹遍东南,更涉大陈航。
乘风破海浪,百里犯重洋。兼至隘顽城,除夕食不遑。
鸣琴易鸣笳,谁云不下堂。每每督队出,有如事戎行。
前行列营哨,到处联团防。炮声雷訇匉,旗影风飞扬。
冒雨群如沐,犯雪冻欲僵。我劳民未安,中夜起徬徨。
且喜入新年,暂可息尘忙。行行复至郡,乃为迎送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