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朱藤花堕影,罨画因名溪。林壑莽参错,鹈鴂挟春啼。
刺船未云久,眼明古招提。入门赤泥亭,石梁亦可跻。
佛殿制淳古,凌空飞拱枅。凄其念陈祖,此境尝幽栖。
虾滩弄竿线,龙卧聊蟠泥。一朝风云会,起舞随荒鸡。
兴王岂细事,荒陵出金犀。贤愚同一丘,莫厌青鞋胝。
不见汾阳宅,犹存太史文。宁知当世士,才与古人伦。
席上空鸣剑,林间任折巾。高风如可即,清夜啸歌频。
嗟余好吟咏,千金享敝帚。不知他年中,何人取覆瓿。
持此感先民,一生常低首。药塘一诗伯,后先醉云叟。
咳垂百载上,随风落吾手。诗中不知名,得之他人口。
零落此蠹简,似有鬼神守。行当公天下,与世同尚友。
先生海内称儒宗,气格不与俗人同。晚以著书为寔历,道着利名面已红。
今者抗疏辞天子,拂衣去伴商山翁。我歌送之感且叹,却惭羽翼在樊笼。
豫愁别后知音少,临分更为抚丝桐。曲终酒罢各分手,冷冷江上多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