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山南山北雨生寒,竹树风烟苍莽间。青壁倚天元未见,白衣送酒故相关。
共追莲社公应许,稳上篮舆我欲还。后日重来拚一月,细扶藜杖觅孱颜。
独步东篱餐落菊,一幅乌纱漉浮玉。悠然谢客欲醉眠,懒拾枯枝炮脱粟。
靖节先生骨已寒,回生何必须神丹。紫阳一字冠青史,名节恃此安如山。
义熙一去知几变,金钿翠葆犹年年。我生因循颠已华,甚矣今年脱左车。
嘲红弄绿少时态,岁晚相对惟寒花。雨荒深院黄金尽,谁谓颜色埋尘沙。
高风雅致随遇见,帘外玉立横枝斜。
世人坐老忧妻子,贱隶高官皆尔尔。门外陆沉曾不知,一室安全辄私喜。
此习难返垂百年,异变方从甲申起。天怒芟夷事屡经,以死惧民民弗止。
吾子易堂最少年,耻为独善称闾里。急病让夷心所欢,竟忘身已是贫士。
闻乱辞家更远游,去千仞峰如脱屣。一揖飘然兄友前,白足麻鞋不回视。
临发诵子《吴越歌》,秋风击动大江水。古之策杖相追人,意气淋漓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