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乐名父以先世橙斋公种菜图册见示敬和册中原韵 其四

秋夜题诗字半斜,故应敛手学畺芽。近臣踪迹孤儿泪,默数归期已及瓜。

实指“翁同龢”,(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猜你喜欢
燕庭冠佩拜炉香,丸剑纷纷想定场。
江上烹鱼犹得信,座中惊雁已离行。
浇愁酩酊一樽酒,破睡咿哑两橹床。
不特赋诗怀二仲,故呈凡韵恼支郎。
也无棱郭也无神,露洗还同铸出新。
青帝若教花里用,牡丹应是得钱人。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才过鹧鸪啼处。又到郁鸡飞处。行尽越天边,总是一江烟雨。

归去。归去。芳草几曾迷汝。

溯溪游览绝尘纷,看尽奇峰过所闻。昔日幔亭何处是,寂寥空想武夷君。

古道棠梨寒恻恻,子规满路东风湿。留连好景为谁愁,归潮急,暮云碧,和雨和晴人不识。

北望音书迷故国,一江春雨无消息。强将此恨问花枝,嫣红积,莺如织,侬泪未弹花泪滴。

化洽民心久未忘,路旁嘉树比甘棠。我来憩马清阴下,泪洒薰风一断肠。

生涯吾亦爱吾庐,踏地从来出赋租。胸次有怀空磈磊,人间无处不崎岖。

扶摇安得三千里,应见真成百亿躯。直欲弃家参学去,一龛香火供斋盂。

中春时节百花明,何必繁弦列管声。借问近郊行乐地,潢溪山水照人清。

黄茑结蒙茏。
生在洛溪边。
花落逐流去。
何见逐流还。

青青杞菊遍江庄,隐者盘餐意不忘。蓑笠尚留垂钓石,茅茨重覆读书堂。

坐深村落成幽赏,行入禅扃有妙香。回首城门车马迹,不堪尘事热中肠。

家在文昌古堰西,红蕖环映碧涟漪。
饱钟天地清脾气,厌作江湖近体诗。
雪茧草书香不断,玉壶冰壑梦相随。
自怜未到参禅处,欠问彭城老祖师。

天入翠宫低窈窕,洞回沧海倒巃嵷。山林著处宜狂客,风雨閒游接上公。

共倚短筇千涧底,独穿高木万烟中。观涛更许云边酒,待月思眠石上枫。

冰绡在否。怎粉香脂色,零落如许。几处芳丛,栩栩蘧蘧,落红犹忆前度。

凄凉不恨春如梦,恨梦也、寻常不做。却输伊、安稳双飞,还到绣帘深处。

正是春深时候,铢衣晒粉薄,花韵阑午。一半寒烟,一半荒芜,绿得南园凄楚。

杏花只在高楼上,休说起、江南风雨。怕当时、画碧罗裙,也化仙魂飞去。

飞花飞絮点春阴。化作浮萍那易寻。楼外莫栽杨柳树,看他离别最伤心。

强半瘦因前夜雪,数枝愁向晚天来。(《梅花》。
以下并见《摭言》)
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莲花》)
一番春雨吹巢冷,半朵山花咽觜香。(《山鹊》)
云生柱础降龙地,露洗林峦放鹤天。
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池上,见《诗史》)

高搆花宫云与齐,魔今降未鬼悽悽。古人厌怪君如否,灌口萧条五石犀。

孝友尊前哲,词章裕后生。
析台真御史,槐市大司哉。
骐骥风方力,艅艎浪忽倾。
山寒丹旐急,识者为沾缨。

湿云低扑。凉意含疏竹。闲倚红阑干几曲。一点流萤闪绿。

小窗月上迟迟。送来花影参差。爱把湘帘半下,秋痕筛满罗衣。

海峤长悬圣主心,沟涂经画戒相侵。
含哺民近无怀氏,敷泽仁同解愠琴。
履亩新塍勤劝相,支机旧石费追寻。
重来不为开邛笮,要使飞鸮集好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