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侵客枕,山云宿官阁。起听新瀑声,遥从空涧落。
因思凌孱颜,飘然出城郭。抱癖怜寡谐,不惮湿芒屩。
陟历忽逢君,笑谓似宿诺。相与事跻攀,一一恣搜索。
东崖叠壁垒,西岭攒剑锷。瞩目千芙蓉,云中辨隐约。
万松为笙竽,寒风噫崖崿。盘回走玉龙,联络垂珠箔。
大声吼波涛,小声击铃铎。石凹水凝垘,笠斜风欺箬。
黑云看屡翻,雷雨复交作。飞来涧底龙,喷洒遍林壑。
归舆时恐倾,磴滑难停脚。未免俗士讥,亦任山鬼谑。
静悟造物心,所忌在极乐。不知雨更佳,兹游足凌轹。
况有未来人,尚为尘事缚。
雪牖风轩度岁。时听芭蕉,雨声凄恻。情多易感,渐不觉鬓成丝。
忽又成千古,诮如梦里。西山南浦尽秋意。一望芦花飞。
有一点沙鸥,点破松梢翠。凄然念起。觉两腋凉飙细。
诗兴浑飞在渔乡橘里。
释有宾头卢,长眉映头白。偶逢优填王,说法示生寂。
譬如野行者,为彼猘象迫。俯身入深井,下有龙蛇宅。
援藤上高树,上有二鼠齰。野火燔其根,根袅不自植。
事几出仓猝,生死寄顷刻。忽有群蜂来,芳馨不盈滴。
六根与四大,缠絷谁为释。欲问有生人,胡能隐身迹。
人生所遭异,一乐恒患百。吾儒实顺受,此辈方巧匿。
先生两道眼,夷险同一格。独念居安徒,思危乃良策。
聊为发奇难,使自图画得。我钝落锋机,欲语翻自默。
嗤彼画中人,何如点头石。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