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学士,据《蒙兀儿史记·阿术传》和《新元史·卜怜吉歹传》,童童乃河南王阿术之孙,河南王卜怜吉歹之子,蒙古族,兀歹兀良孩氏。其祖、父武功显赫。童童弃武从文,为集贤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泰定间迁河南行省平章。据《元史·泰定帝纪》,泰定四年(一三二七)八月壬辰"御史李昌言:'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童童,世官河南,大为奸利,请徙他镇'"因迁江浙平章政事。
七言八法定谁师,妙处工夫只自知。南浦西山久同赏,清风明月更相思。
瑰材卓荦承恩日,衰病侵寻念去时。垂老相看重言别,莫辞潋滟十分卮。
病怀惟与静相便,尽把欢游乞少年。沉水一炉诗一卷,细听春雨枕书眠。
疏枝老干自斜横,开满冷花冰蕊。竹里柴门对流水。
夜深人静,梦回酒醒,半隐鸟皮几。明月下,小窗前,乱飞琼雪寒烟里。
潇洒足平生,不作劳劳羁宦子。梅花结伴,修竹苍松,乐事无过此。
任三春桃李斗芳菲,怕风动、娇红尽吹起。画图上,一片清香生素纸。
虚窗对风雨,因得观物妙。君看四檐集,不了一罅漏。
沧溟阔如天,尾闾小如窦。万事当防微,悠然发孤笑。
兔园夹池水。修竹复檀栾。不如黄山苑。储胥与露寒。
逦迤傍无界。岑崟郁上干。上干入翠与。下趾连长薄。
芳露浸紫茎。秋风摇素萼。雁起宵未央。云间月将落。
照梁桂兮影徘徊。承露盘兮光照灼。寿陵之街走狐兔。金卮玉碗会销铄。
愿奉蒲萄花。为君实羽爵。
蓐食出西郭,初日明远川。联镳走山麓,山树尽含烟。
紫石拥驰道,绿水侵弄田。高人湖上来,邂逅野涧边。
茂柳垂密幄,层莎布柔毡。回风飒幽爽,有鸟声清圆。
采荷荐珍胏,洗盏行芳泉。芙蓉濯新雨,迥立方婵娟。
晤言摅素抱,逸思慕遐骞。窈窕绀园夕,珠林映璇渊。
黄金作台殿,缥缈集诸天。顾惭凡躅污,亟去不敢邅。
适意无先期,重寻有中悁。华月忽易改,赏心与时迁。
晨兴望云物,皓雪满层巅。
精卫何知结构难,今来处处足盘桓。绕床流水清堪枕,排闼青山秀可餐。
高唱竹枝欢进酒,轻拈莲叶戏为冠。故人有意抱琴至,好就西窗石上弹。
僻境犹深入,长吟得久淹。微行枫叶坠,断壁石形尖。
羽退秋穿牖,鬣疏松出檐。昔人耕凿地,桑竹朽株添。
郡国关心利病陈,玉山遗老负经纶。河汾弟子兴唐室,辽海先生自汉民。
落日荒陵挥涕泪,征车断碣访荆榛。高门宅相都零落,故里经过感替人。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