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江湘万叠山,家山犹在有无间。明朝渐喜登闽岭,涧水分流响佩环。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瞳瞳旭日映窗纱,觅胜携朋泛晓楂。水上轻烟浮钓艇,溪干丛竹护渔家。
空潭倒浸青山影,怪石翻冲白浪花。最好柳堤晴可望,数峰缺处见明霞。
人道先生是逸民,不知二姓即无君。当时若作杨朱学,彭泽如何来屈身。
一院凉阴满,延缘碧藓肥。梨云春不落,花雨梦横飞。
冷艳全欺雪,天香乍染衣。模糊晚来月,强半在书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