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何处度良宵,缓步秦淮旧板桥。隔院笙歌留翠钿,满溪灯火泛兰桡。
六朝帝业随云散,两岸潮声带月消。为语往来名利客,不须心似酒旗摇。
霅溪景物见歌诗,只有当年杜紫微。沽酒店穿斜巷出,采莲船傍后门归。
翠沾城郭山千点,清蘸楼台水一围。
头白宫娥暗嚬蹙,庸知朝露非为福。宫草明年战血腥,当时莫向西陵哭。
莫叹风波行路难,舟船指日是长干。东山不为功名出,天下苍生望谢安。
掘井为山积学功,高轩新筑日曈昽。量包元气鸿濛外,心与先天太极同。
洞达八荒归尺寸,澜翻万卷入陶融。东山出慰苍生望,只在君家雅度中。
山近多秋气,炎凉物候偏。云黄初打麦,树暗未呜蝉。
不用寻方曲,依然御楚绵。阴虫何大早,终夕语灯前。
满川秀色野阴疏,知有儒仙隔水庐。借我玉函河上语,只看尺许定何如。
种藕池边秋草深,朱华曾此遇知音。只今惟有濂溪水,照见千秋万古心。
散蜂衙、著春无处,寥寥尘梦今醒。青罗碧玉依然好,簪组那容衰病。
迟暮景。空愧负、嘤呜丽句纷投赠。鸥盟未冷。待扫尽烦襟,携将胜友,敧枕棹歌听。
残冬日,漫说沧波路永。岁寒心事堪证。湘兰楚竹遥相待,只要一帆风正。
还自省。怕汉渚,隋堤容易分萍梗。停骖傥肯。为点笔重描,金梁月底,新柳几丝影。
自寻蜀纸写吴歌,小字斜行未省多。娇懒却嫌春战冷,手拈牙笔倩人呵。
烟霞渺渺水茫茫,短笛扁舟杂遝行。一曲咿哑调夜月,数声欸乃入沧浪。
沙边矶石渔家傲,江外松涛鹤梦长。醉卧秋风吹不散,满蓬月色水云乡。
方六七十如五十,七六方成一百三。清秋千古谁相似,鹤在松风月在潭。
窗前洒地著胡床,浴罢闲来坐晚凉。更取壁灯移暗处,待他月上竹边墙。
二十年前叹陆沉,今朝复聚此林阴。苔迷乱石行踪莽,水落高滩钓处深。
隔叶野花供笑语,认人妖鸟怪儒襟。相逢且饮樽前酒,莫向江蓠吊古今。
福地由来此最幽,翠微深锁碧山头。参差梵阁云常护,隐现神灯夜不收。
面壁几人曾入定,摩崖有客记同游。从今悟道支提处,知是名高十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