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馀得清风,起坐傍书几。日长谁晤言,赖此管城子。
欣然共游戏,一笑我忘尔。群鸿偶下集,但怪惊不起。
古来翰墨事,著意更可鄙。跌宕三十年,一日造此理。
不知笔在手,而况字落纸。三叫投纱巾,作歌识吾喜。
梅花三三弄雪飞,铁笛一声天下白。侍船屋上歌角巾,侍儿歌按红牙拍。
胡然天书降紫泾,景濂饶舌尔大愚。今我寡也将就木,嫁衣复理徒区区。
强我毋宁蹈海死,皇帝乃欲臣老子。卒成其志放还山,山人衣白车班班。
姑息须臾九华伯,迟我玄圃蓬台间。君不见胡蓝之党秋官狱,观画题诗身莫赎。
又不见输作工所投龙江,表笺一误文上梁。
几人足疾疯徉狂,掷笔自撰归全堂。
苍茫吴楚会,纵横淮坂流。春冰未泮渚,芳杜已生洲。
扬旌朱楼前,张猎青山幽。献功效大已,亦致公子裘。
消摇足为乐,何嗟晚不侯。
江风吹帆倏数里,野花笑人应独行。更须对雪开金?,要听邻船搊玉筝。
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明明祖师意,明明百草头。
相头买帽,看楼打楼,更嫌何处不风流。
木落水尽千崖枯,隐几嗒焉我丧吾。万窍怒号任天籁,六藏赅存同蘧庐。
梅花映带雪花白,芳洁足称静坐者。静坐之乐何处寻,雷在地中见天心。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