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不如作茧依蚕蔟,以丝自裹还自足。
与尔为妇过一生,怒即分飞同转目。
辛勤唯雏寄鹊巢,子母生离因尔逐。
羽毛曾未颜色衰,饮啄不计丰俭时,
天阴辄遣呼辄归,恩情纸薄谁信之。
朝为夫妇夕行路,世间反覆那能知。
汲妻白母非美事,後代放此诚堪悲。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不寐防巴虎,全生狎楚童。
衣裳垂素发,门巷落丹枫。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赞功。
风幻寒威夜扑人,晓看云脚四垂阴。
牧羝塞上功名泪,骑马蓝关竄逐心。
冷面不春愁菀结,冻须如铁恐萧森。
书炉醉拨灰为子,不为间思暖帐金。
玉坛消息春寒浅。露红玉、娇生靓艳。小怜鬓湿燕脂染。只隔粉墙相见。
花阴外、故宫梦远。想未识、莺莺燕燕。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
若向筠州去,惟消一日宽。
又无他事阻,自欲访君难。
露下秋山洁,鸿飞楚水寒。
近诗凡几首,专传写来看。
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
教人何处相寻¤
绮罗无复当时事,露花点滴香泪。惆怅遥天横渌水,
鸳鸯对对飞起。
渚莲枯,宫树老,长洲废苑萧条。想像玉人空处所,
月明独上溪桥¤
经春初败秋风起,红兰绿蕙愁死。一片风流伤心地,
魂销目断西子。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冷眼三边处。喜舍人、水滨跃马,上京西路。三国英雄千载矣,开胜依然如故。这勋业、向谁分付。袖里翰林风月手,也何妨、戮力风寒护。谈笑暇,诗吟虏。
岘山几载无人顾。幸如今、翦除荆棘,扫清飙雾。换得东南新局面,政欠十分著数。算人物、须还羊杜。玉帐筹边机会好,把规模、赶出中原去。天下事,书生做。

书未三行,烛然半寸,过眼韶华容易。渐到天明,犹疑梦雨,且把绮怀抛弃。

更相念、鸳天畔,有人正酣睡。

转私计。想十年、漂泊江城,酌尊酒、未改当时兴致。

辜负好丰姿,肯付与、衫青眉翠。早为遄归,芳春动、再联征骑。

待林亭香满,龙脑共熏麝腻。

大儿龙,小儿虎。碌碌犬与豚,眼中何足数。将军回猎骑,帐下斑衣舞。

天河东倾月西落,兰膏夜射帘珠薄。庭槐乌鸟栖复惊,弦诵声高应金柝。

将有法,兵有机,吁嗟易闻不易知。长平一坑万人死,君不见,邯郸子。

向晚登高楼,帘閒楼上头。白烟凝野水,望断使人愁。

百年门户已萧然,每喜人传小阮贤。好遣仆童种榆槚,老夫行欲赋归田。

想高情千古,谁得似、仲容贤。把山海遗音,写归玄璧,妙绝当年。清风竹林人去,被浮哇、迷却性中天。不有黄台公子,宁闻清庙朱弦。博山香底坐*仙。幽兴想飘然。笑袅袅繁声,三生儿女,恩怨流连。回头月明千里,正松风、岩壑和流泉。座上神游八表,知音不在言传。

山前红树合,山顶白云封。山中有兰若,日暮闻疏钟。

一轮红日隐山隈,绣马香车迨逐来。侬自过桥闲处士,碧桃花下看人回。

樱桃一笼子,半赤半已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至。

午贯姑榆战教宗,漫天飞旝苦连烽。杀机金父终当尽,要看潜霆起蛰龙。

归来厩马踏堤沙,回首彤楼路渐赊。
遥想禁门金锁合,一庭月浸紫薇花。

少不惬幽况,因之舍棹行。径幽看鸟迹,竹暗得泉声。

野烧痕初绿,溪烟涨正盈。閒心谁到此,驻屐听新莺。

点点行人趁落晖。摇摇烟艇出渔扉。一路水香流不断。零乱。春潮绿浸野蔷薇。南去北来愁几许,登临怀古欲沾衣。试问越王歌舞地。佳丽。只今惟有鹧鸪啼。

岭海论《风》《雅》,平生一瓣香。晓音动岩壑,幽意到羲皇。

掩卷惊波定,停杯落日黄。清高仰遗象,肃拜涕沾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