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我忆酒中仙,吟诗动百篇。杯多天不惜,名在世空传。
已阙招陶社,空回访戴船。疏狂谁得似,索莫竟堪怜。
踪迹江湖满,交游岁序迁。辞家频万里,作客向经年。
病卧沧江上,魂飞瘴海边。悲歌临旧业,衰影隔重泉。
有母存乡曲,无儿埽墓田。平生与我厚,远没赖谁全。
旧事惊残梦,新阡已断烟。逝川何日返,那得不潸然。
红叶青山水急流,思君不见下渝州。明年此夕游何处,谢朓青山李白楼。
灰忍迫老衰,奇穷一字悭。夜读过岭集,诗意忽我还。
问诗在何所,百端了无关。非内亦非外,亦不在中间。
越女论剑术,破秘只一言。忽然而得之,绝境安所传。
岭云白。湖草粘天弄碧。湘烟淡,沅水分流,弱柳丝丝罥行色。
武陵南下驿。渐入桄榔瘴黑。鹃声里,铁骑连营,一发青山望京国。
依依感畴昔。记巷口乌衣,门边霜戟。电光石火音尘寂。
愁一肩行李,半林斜照,空祠榕暗啸木客。衡阳雁程隔。
难觅。谢公屐。问橘井遗踪,郢雪荒宅,参军蛮府工书檄。
念东第凄冷,北堂晨夕。寒螀啼彻,听砌语,助太息。
有船锐其首,以箬包裹之。名为箬包船,聚泊疑茅茨。
浮家无定所,忽湖忽江湄。居货挟土产,擅技兼卜医。
中有无良者,行乞同残黎。讵料豺狼心,所志窃童儿。
神咒与饼饵,给儿儿辄迷。牵引至船中,毒手恣所为。
或为矐其目,或为攦其肢。或屈曲其体,如籧篨戚施。
形骸几变尽,父母居然疑。清晨负之出,索钱号九逵。
夕仍负以入,倾倒囊中资。数倘有不充,攒刺加鞭笞。
苟延此残喘,性命危如丝。有时更肆恶,视彼躯干肥。
入之人鲊瓮,饱啖若餔糜。吸儿脑与髓,嚼儿肝与脾。
从此筋骨强,便堪耐刀锥。更闻藏秘器,卖以疗尪羸。
一七为神膏,索值恒不訾。淫人祈长生,食之甘如饴。
又闻湖海滨,茫洋有神祠。神曰抽筋姆,此辈所皈依。
重午暨中秋,庙门搴灵旗。群船竞祭赛,以儿为牲牺。
祭罢饮福酒,狼籍骼与骴。年来迭败露,官长胥周知。
勿问所从来,立毙陈其尸。谓足抵儿命,此外无穷治。
不穷其本根,徒然剪旁枝。官长法深刻,胡独偏仁慈。
其毒仍滋蔓,其故难寻窥。谁为采风者,听我歌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