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困懒,曲溆弯环,细雨风剪。春去宵寒,漫道柳绵烟暖。
前浦燕来看似熟,暮云鸠语如相唤。但朝朝、被新潮赚去,随风吹转。
料别后、红窗暗坐,计日量程,早过巫巘。肯梦相寻,梦定比人行远。
自是无心随去棹,争知有恨销年箭。怕匆匆,作桃源,迷仙刘阮。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河畔有钓翁,团泥为瓮缶。坐想秦人声,思倾杜陵酒。
助清还啜茗,胜冷屡衔杯。辨味凭茶陆,登高惬赋枚。
袁门清梦未,梁苑胜游才。船去须寻戴,诗成盖献裴。
光馀应可借,□大固难猜。
佳月朗秋夜,蟋蟀鸣空堂。大火西北流,河汉未渠央。
野草不复滋,白露结为霜。梁燕起高飞,云雁亦南翔。
念我同心子,音形阻一方。不念执手欢,隔我如参商。
寓龙不为泽,画饼难充肠。金石徒自坚,虚名真可伤。
苍山多回互,四望令人迷。过午日已暖,残雪融为泥。
路滑不可进,弱葛愁攀跻。老幼委沟壑,不如犬与鸡。
嗷嗷同行子,手中各有携。汲涧为饮食,架木为岩栖。
夜半三四惊,翁媪禁儿啼。念我长病母,乱离隔东西。
轻风皱瀫,稚雨烘烟,小院嫌岑寂。燕归曾识。剪芳痕、依旧草昏南陌。
分来国色。都不管、寒香狼藉。空几度、阴晴费了,染成一庭碧。
屈指韶光堪惜。艳冷辉迟,喜花期兹日。风信迢遥,更倡条、嫩叶数番消得。
听残玉笛。临画槛、杏杉吹湿。怅无憀、远黛轻柔,薄恨依然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