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瓒,男,[唐]太宗时人,丹阳尉。工书,焦山有其一诗刻,字画全类瘗鹤铭。董逌云:“王瓒书,自贞观(六二七至六四九)至今亦无譌缺。
中年到也,叹封侯、骨相奇零如此。热血一腔何处洒。
日饮亡何而已。落水三公,坠车仆射,早冷人间齿。
先生休矣!虽佳何与人事。
可惜浊酒牢骚,短衣历落,又是东风起。百岁胸怀行不得,寂寂虚生斯世。
动业羊头,文章牛后,短尽英雄气。古今邱貉,一编且对青史。
颢气自澄穆,碧波还荡漾。应有凌风人,吹笛君山上。
洞天在何许,乃近在人间。神仙亦人耳,仙成厌尘寰。
冥冥隐玄洞,峨峨括苍山。卿云时蓊勃,赤乌昔飞翻。
缅怀葛玄翁,一往不复还。餐霞弄明月,解缨濯潺湲。
青芝伺时生,绿萝共谁攀。服食去道远,孤坐亦非丹。
清歌极幼眇,朱书勒孱颜。千年有白鹤,飞来启玄关。
不见妆台伫玉姿,春风何必到花枝。绣笼鹦鹉嗈嗈语,犹是儿家旧教诗。
鼓角声随弦诵音,西陲武备气严森。经生岂识筹边策,壮士频怀报国心。
慷慨有情思倚剑,升平无事欲弹琴。须知镇静方为福,忠信常书座右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