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睢州

古城临平洲,落日清江转。夏木巳阴森,遥峦日葱茜。

引领千仞冈,群秀纷可辨。回薄万古心,超旷九州览。

节候变歊郁,途次弥偃蹇。梁野行遽及,秦关望犹缅。

灵源一流眺,旅思忽以展。却忆玉台游,拟弄缑山管。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吾从骥足杨茂卿,性灵且奇才甚清。海内方微风雅道,
邺中更有文章盟。扣寂由来在渊思,搜奇本自通禅智。
王维证时符水月,杜甫狂处遗天地。流水东西岐路分,
幽州迢递旧来闻。若为向北驱疲马,山似寒空塞似云。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韵胜仙风缥缈。的皪娇波宜笑。串玉一声歌,占断多情风调。清妙。清妙。留住飞云多少。
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
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

瓠实向秋侵,呺然繫夕林。不材留苦叶,槁死亦甘心。

偶伴嘉蔬植,还依旧圃寻。削瓜输上俎,剥枣逊清斟。

卫女河梁迥,泾师野渡深。未须惊五石,应信直千金。

作器疑无用,随流谅不沈。试充君子佩,聊比国风吟。

花外东风,吹过断桥,香到春山袖底。甚晚径馀寒,画阑犹倚。

应是怜春欲去,看万点、飞红斜阳里。冶游散后,深深蝴蝶,绿烟垂地。

憔悴。更无计。聚镜角愁痕,远山眉意。教燕子休归,小窗须闭。

只有杨花未醒,化一缕、春痕随流水。怕片霎、残梦溪西,又听倦莺啼起。

垂杨冉冉笼清籞,细草茸茸覆路沙。长闭园门人不入,禁渠流出雨残花。

关南九月草凄凄,又见征人扈跸归。日落毡车团野宿,天寒塞马觅群嘶。

徬徨恋阙孤忠在,俯仰随人百计非。犹幸诸公同笑语,归来茅店谩鸡栖。

何处飞龙捧御床,年年朝北拜焚香。深山岂有如皋傅,圣主真闻过禹汤。

天地辜容身每病,风云灿烂眼俱狂。春来满圃参苓在,谁谓衰翁授药方。

新居添得屋茅高,梅柳栽成似蜀郊。岁晚归来无一事,小窗闲看鹊营巢。

觅得温柔在帝乡,娇花容易萎严霜。丰台自此游人绝,芍药将开尽断肠。

浚都同聚读书萤,楚岸春风忆送行。三十年前初识面,四千里外更关情。

出疆我亦徒劳尔,入仕君今何似生。旅雁相逢须一问,要从邮上得新声。

君不见沈氏母,半世心如熊胆苦。良人蚤背二孤稚,课读灯前数夜鼓。

凤毛五色一朝成,九万飞如大鹏怒。衔来阁下紫泥书,婉转双龙护天语。

旁人羡母母反悲,曲房掩袂泪如丝。夫君墓树堪作柱,那得见儿身贵时。

典刑寄老成,师友须渊源。
今代紫薇公,身退道益尊。
言行无表襮,卓然中所存。
云雨自翻覆,谁能动毫分。
洗垢既无垢,尚或求瘢痕。
嗟我与徐子,昔也扫公门。
相期膏吾车辆,从公毕斯文。
衣上残云屐上霜,远烦来扣竹边房。
茶炉香满晴窗下,闲说前人制墨方。

鱼鳞万灶俯蘋洲,突兀人间百尺楼。悬榻有心孰冠冕,撰碑无愧已山丘。

欲东栾伯终吾师,豪举平原岂壮游。赋罢青蝇退无闷,料量诗卷载清秋。

水涨寒沟柳又阴,小窗风度一声禽。
若将离绪萦春事,片片飞花是客心。

万重花气压春云,一片瑶光恋夕曛。旧梦不离香雪海,绝怜伴侣邈难群。

作也如何爱。读也如何爱。读也忙忙作也忙,忙里闲工在。

在也由人会。会也由人再。再添会处会逾多,多亦忙何碍。

雷殷殷,雨潺潺。帘捲春风拂面寒。开遍梨花归梦杳,和衣睡起月阑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