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雪窦山昙颖长老见寄

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
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闲。
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
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淦水定何许,楼外满晴岚。落霞蜚鸟无际,新酒为谁甘。闻道居邻玉笥,下有芝田琳苑,光景照江南。已转丹砂九,应降素云三。
忆畴昔,翻舞袖,纵剧谈。玉壶倾倒,香雾黄菊酿红柑。好在当时明月,只有炉薰一缕,缄寄可同参。剩肯南游不,蓬海试穷探。
广寒夜捣玄霜细。玉龙睡重痴涎坠。斗合一团娇。偎人暖欲消。
心情虽软弱。也要人抟搦。宝扇莫惊秋。班姬应更愁。
平原居士今无影,鹦鹂空洲谁举杯。
犹有渔阳掺檛鼓,为君醉後作轻雷。

温饱能消底,奔忙自作痴。平生脚已茧,今日鬓将丝。

山刻霜馀骨,梅临水底枝。只嫌长落莫,不道许幽奇。

造物本儿嬉,风噫雷电笑。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

人人走江湖,一一操网钓。偶然连六鳌,便谓此手妙。

空令任公子,三岁蹲海徼。长贫固不辞,一死实未料。

难将蓍草算,除用佛眼照。何人嗣家学,恨子儿尚少。

嗟我与曹君,衰老世不要。空言今无救,奇志后必耀。

吟君五字诗,义重千金吊。收藏慎勿出,免使群儿谯。

耳冷清谈倏半年,渴心如忆岭头泉。自惭托迹多南北,无复从游学圣贤。

莫谓卑飞托斥鴳,已全高洁慕鸣蝉。荒凉不厌幽居趣,假道何妨试著鞭。

霭霭纷纷缘底事,故来波上罩晴沙。
莫教散入沧溟去,却恐能迷上汉槎。
东风出海门,处处动林园。泽国雪霜少,沙汀花木繁。
暖鱼依水浅,晴雁入空翻。何处阳和力,生萍不驻根。

修篁簇簇连沙汀,秋色苍然来草亭。岩云片片忽飞去,送到群峰入眼青。

杖头幸有片钱挂,村沽饮共桑麻话。曲涧清泉鸣似琴,平林冷淡秋如画。

樽前畅饮杯复杯,陶然诗兴酒边来。吟秋步入菊畦去,寒香插鬓笑颜开。

人生自古贵行乐,明朝还把游山约。数声牧笛催人归,前村已上如钩月。

水怒云愁鸟语欢,柴关立马望中宽。诸峰脚底小于豆,身在半天风雨寒。

门对南邻竹,青青玉万竿。
虽然无地种,且得隔篱看。
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
但教休剪伐,日用报平安。

十八事舅姑,机杼任蓬首。照面不照心,照心妾不丑。

千岩万壑吼虚钟,病叶吹黄树树客。
寄语天公莫多事,杜陵茅屋怕秋风。

旭日东升上海棠。红映雕梁。绿映瑶窗。晓妆才罢出兰房。

罗袂生香。锦袜生凉。

风送飞花处处飏。鸭唼回塘。燕啄回廊。流萤也解惜春光。

半学调簧。半劝飞觞。

携手山桥第一轩,谁能结我梦中缘。
他年有意重过我,细细炉熏理旧编。

玉陨珠沉事可怜,无端石火过风前。歌梁响冷莺声绝,舞袖翻残蝶拍捐。

色相顿空超法界,情根难灭入诸天。孤灯细雨衾如水,愁梦凄迷夜惘然。

曲径深埋短簿祠,行行如失白莲池。高堂层叠银成砌,古木斜横玉压枝。

弭害巳占盈尺瑞,阳春难和郢中诗。梅花不是违时候,只待东风次第吹。

芳气袭猗兰,青云展旧欢。仙来红烛下,花发彩毫端。
海岳期方远,松筠岁正寒。仍闻言赠处,一字重琅玕.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帔染明霞,襟披绛雪,异常妆饰。带燄风流,炎州常秾赤。

南洋万里,休怨损、朱颜标格。如昔。红袖雕阑,伴天涯羁客。

金梁小立。鹦父相逢,回身澹无色。花前暗自爱惜。

影儿只。须倩绣娘针线,猩血綵绒亲擘。待去时携看,长记岭南相识。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