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鸣箫侣,荆台傅粉郎。两贤同好我,五岁再郎堂。
窗竹如相识,庭柯暗有香。买春饔子贵,清暑食单凉。
野服羞残客,元谈半楚狂。坐迟花上月,梦隔海生桑。
眯眼风尘际,回头翰墨场。别来俱老大,饮罢独苍茫。
险欲增诗胆,宽惟拓酒肠。故人真赏在,一为奏清商。
飞骑将军入虏庭,鎗旗未动死生分。战酣驰入中军寨,且听元戎议赏勋。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滁而特立;下则幽谷,窈滁而深藏;中有清泉,滃滁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滁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徐市求神仙,入海竟不返。蓬瀛渺云涛,相望岁华晚。
中洲海上来,眉宇青天开。手持白羽扇,笑上黄金台。
羊裘客燕冀,出入王侯里。长揖公卿间,飘飖紫云起。
北渡黄河津,洛阳多故人。终然无所遇,归卧西湖滨。
西湖茅屋冷,自吸丹砂井。明月下青松,照见萧萧影。
振策吴市游,相逢正清秋。无人识梅福,长啸空悠悠。
何须鲁连子,世事皆如此。生计五湖烟,功名一杯水。
拂袖赤城虹,相思何处逢。傥骑双白鹿,招我五陵东。
贝阙藏珠安在哉,九渊深绝若为媒。风波可畏且归去,漫道扁舟湖上来。
道閟期运,义开藏用。皇矣睿祖,至哉攸纵。循规烈炤,袭矩重芬。
德溢轩羲,道懋炎云。
昨宵两度梦君归,相见匆匆语亦稀。闻说归来秣陵住,未知此信是还非。
雁门秋意早,不见北山阳。远树凝愁雨,寒花耐薄霜。
客心悲塞草,汉影隔河梁。怅望途云远,临风忆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