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移竹

荷锸冒秋霖,萧条移翠竹。
欲分溪上阴,聊助池边绿。
中散林未开,子猷心已足。
青青谢栽培,岂愧凡草木。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三数年来已倦游,只缘心迹不相谋。
深知我类虞翻相,莫怪人惊雍齿侯。
江国旧怀诗一解,吴乡新思酒双投。
一番公案重拈出,挑却行包归去休。
不著人间一点尘,满堂尽是学仙人。
衣衫总带烟霞色,杖屦相随云水身。
铁笛横吹沧海月,纸袍包尽洞天春。
而今会聚十方客,认看何人是洞宾。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诗谶吾生信有之,预怜夜雨闭门时。
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化久谁复戚,年少相与亲。灼灼艳繁华,弃捐归荒坟。

骸骼变旅谷,樵竖摧为薪。所幸身既死,不更愁杀人。

感此凋朱颜,怊怅悲前因。

晴色与春违,香红不余漂。
出郭纵远目,草长麦齐腰。
诗来慰幽独,吮讽芬兰椒。
招月作三益,庶用娱中宵。

小奚捧砚供题壁,主客行吟入画图。名署苍虬佳石底,嵚崎相对不曾孤。

懒惰无心赋落霞,醉馀吟笔大如鸦。但欣有酒酬佳节,犹胜无钱对菊花。

小异孟嘉今老去,知非蘧瑗叹年加。登临无奈秋光好,归傍窗前月印纱。

不是无心不寄书,越添烦恼寄何如。那堪一一从头写,欲寄还休意有馀。

九日移居粤秀台,酒倾玉露共徘徊。黄花已泛三秋菊,白雪重期腊月梅。

节序多裁词客泛,劝酬时酌妙龄杯。参军帽落犹常事,谁伴东山折屐回。

峡山古寺栖云顶,传说飞来信有无。风籁松涛天外接,鸟啼猿啸月明孤。

百年地僻尘嚣迥,六月江深暑气徂。应我忧时心独拙,暂逢幽赏莫踟蹰。

日宫朝绝磬。
月殿夕无扉。
网交双树叶。
轮断七灯辉。
香尽奁犹馥。
幡尘画渐微。
借问将何见。
风气动天衣。
雨后新晴日转西,桑间犹有拙鸠啼。
十分愁意无人管,红蓼黄芦水满溪。

清名俭德重当时,道路人传即口碑。全陜山川遗爱在,留官管钥旧臣宜。

门无杂客迹如扫,案有残书手自披。几疏乞骸恩未许,朴忠应结九重知。

海岳英华盖代人,由来绝业迥殊伦。《六经》屡折群儒角,九服齐扶大雅轮。

无事心常爱《丘》《索》,有才谁不仰陶钧。每看元老虚怀处,吐握风流一旦亲。

春官玉尺手亲持,科目光华此一时。尝惜文辞伤篆刻,独将经术作宗师。

士当失意犹无恨,才苟怀奇定见知。只有公门惭小草,也滋化雨伴仙芝。

短长句。试与歌、垂柳旗亭去。爱他蕃锦裁成,巧夺鸳梭仙杼。

云蒸霞举。是镂冰、丝丝映千缕。甚閒情、南浦西楼,月影苔痕携取。

一似赋别吟愁,剩多少、蜀江笺纸题处。几向尊前,搴蓉采菊,并入烟绡霜纻。

胜剪綵、飞花无数。况醉倚、新声才人谱。想挥毫、点染春风,药栏几度时序。

门外长槐窗外竹,槐竹阴森,绕屋重重绿。人在绿阴深处宿,午风枕簟凉如沐。

树底辘轳声断续,短梦惊回,石鼎茶方熟。笑对碧山歌一曲,红尘不到人间屋。

背独全提话已圆,孤风凛凛播皇天。
无端更把闲毛齿,惹得丛林口耳传。

云漠漠,水溅溅。短棹夷犹破晓烟。疏柳断桥迷翠霭,一川风雨暮秋天。

战垒千秋沙草平,更无残戟碍春耕。荒城夜半喧雷雨,还似当年万弩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