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公退萧閒闭息深,从来县谱用山阴。威棱少霁髯垂几,才韵频将笔捶琴。
取急卧家聊小憩,捧符还郡却幽寻。风流若把名香拟,堪作盈斤百和沉。
六騑北狩尘不蒙,秋槐深闭南城东。瑶台有月蚀螮蝀,沂国典册移青宫。
中山谁复歌晨风,桓桓章公血泪红。一章独上惊盲聋,何言周昌叔孙通。
直欲下从龙逢翁,皇天后土昭至忠。风雷激电阴霾濛,当时直节谁并雄。
前有廖庄后钟同,一朝海内日再中。疏传万口闻天聪,擢少宗伯不为崇。
南邦宿留遂以终,当时定策还自功,依然廊庙称孤公。
云外亭亭耸翠环,天荒地老两峰閒。若教工部尝经眼,未肯将诗誉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