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中老人

芦中人易老,不复刺渔船。悲歌采薇蕨,归卧西山巅。

山路幸险巇,足音少人传。气衰筑难击,不如弄云烟。

骨瘦薪难卧,不如枕清泉。清泉涤尘襟,云烟幻眼前。

忧思能伤人,谁禁迟暮年!

字于鼎,江南歙县人。诸生。著有《馀事集》。○于鼎诗,渔洋定其全集,歌行中赏其《建文钟》篇,云中有史笔,非苟作者,今集中不见此诗,可惜也。
  猜你喜欢
之子问行役,火伞正当天。酷哉几可炙手,流汗满襟沾。仆仆长亭古道,人在竹舆何似,甑釜受蒸煎。帝悯苍生热,敕下九龙渊。命丰隆,驱屏翳,起蜚廉。神工一炊黍顷,爽气遍垓埏。洗涤山河尘土,转作清凉境界,物类举醒然。稽首谢天赐,伸脚快宵眠。

天寒村落家家忙,饭牛穫稻催涤场。燎薪炊黍呼妇子,夜半舂粟输官仓。

大儿担囊炊负橐,扫廪倾囷不须恶。县胥里正不到门,了得官租举家乐。

去年有米不愿馀,今年米白要如珠。路傍老人拍手笑,尽道官兵嫌米粗。

良农养兵与胡竞,胡骑不来自亡命。田家终岁负耕縻,十农养得一兵肥。

一兵唱乱千兵随,千家一炬无孑遗。莫养兵,养兵杀人人不知。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老农喜说田家早,缺月疏星穿木杪。
洗铮燎草作晨炊,麦饭咽甘虫食蓼。
儿牵秧马妇携笠,泥滑不嫌春雨少。
平畴拍拍水连堤,姑恶数声天欲晓。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作砺为舟社稷臣。衮衣应许近星辰。黑头宰相黄扉客,曾是维摩座上人。

锵剑佩、握丝纶。安排图画到麒麟。梦回须记青莲句,金粟如来是后身。

卖叟篮空雨满城,鏖芳战艳共纵横。挽留不住春无力,送去还来风有情。

莫论漫山便陆续,仍怜点地亦轻盈。白头花吏閒频埽,红粉佳人紧著惊。

狂心难按是今年,花市湖堤早著鞭。笑倩客扶桃叶醉,喜听人骂柘枝颠。

神仙枉被浮名误,宰相何妨曲子传。圣代独能容放荡,醉侯汤沐不教镌。

松间草阁倚岩开,岩下幽花娆露台。
谁叩柴扉惊鹤梦,月明千里故人来。

一坑科斗灰,难破祖龙惑。三两挟策人,今谁席肯侧。

一纸书来速。道空斋、翛然对影,不胜幽独。欲倩主人为留意,觅取如花碧玉。

待它日、贮之金屋。若得可人如我愿,更何妨、拼却珠千斛。

但只恐,难从欲。

风流好个良司牧。向风尘、犹耽吟咏,公然脱俗。只有缠绵情不改,恣意寻欢取乐。

浑不解、鬓丝如擢。寄语东君宜自遣,还须留意于官牍。

书中意,容徐覆。

华顶数峰飞刺天,长风白日洒云烟。鹿裘行探金明草,笑拍洪崖星汉边。

炙背茅檐日,虽贫办不难。
赵衰真可爱,范叔一何寒。
虱暖无遗索,书明得细看。
羲和有底急,薄暮更衣单。
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
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
今来客鬓改,知学弯弓错。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
目断望君门,君门苦寥廓。

石栈天梯欲度难,又驱羸马上层峦。惯经险阻羸无惧,饱阅烟霞可待餐。

两壁土花张锦绣,一江鸭绿急波澜。行人到此须留眼,莫便匆匆负壮观。

辞章泛滥昔称雄,飘泊文园偶未逢。旧典铙歌归制作,盛时郊祀待形容。

久无青眼怜高卧,新有宫词落九重。异日锦衣还故里,却寻莲社日相从。

杖头挑百亿乾坤,布袋贮三千世界。
闹市丛中等个人,不知谁是知音者。

倦游年少滞江南,忧患惊心百不堪。韶海有人遗白葛,洞庭无客寄黄甘。

凉风拂衽听喉啭,夜雨移灯覆手谈。寂寞岁寒梅共我,月明索笑碧云檐。

  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记。前在京师相别时,约使人如河上,既受命,便遣白头奴出城,而还言不见舟矣。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临行,台吏催苛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

  及来此问荆人,云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书以奉问。又见家兄,言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今在郢久矣。师鲁欢戚不问可知,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

  修行虽久,然江湖皆昔所游,往往有亲旧留连,又不遇恶风水,老母用术者言,果以此行为幸。又闻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又有梨、栗、橘、柚、大笋、茶荈,皆可饮食,益相喜贺。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始觉身是县令矣,其余皆如昔时。

  师鲁简中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非他,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非以朋友待之也,其所为何足惊骇?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师鲁又云非忘亲,此又非也。得罪虽死,不为忘亲,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间,相师成风。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间老婢,亦相惊怪,交口议之。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但问所言当否而已。又有深相赏叹者,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可嗟世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有义君子在傍,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亦不甚叹赏也。史册所以书之者,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幸今世用刑至仁慈,无此物,使有而一人就之,不知作何等怪骇也。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此事不须言,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要知修处之如何,故略道也。

  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又常与安道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师鲁察修此语,则处之之心又可知矣。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然或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故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无饮酒,此事修今亦遵此语。咽喉自出京愈矣,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夷陵有一路,只数日可至郢,白头奴足以往来。秋寒矣,千万保重。不宣。修顿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