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山绢机石

山涧山湍流,媪神閟崛奇。
不作江湖迥,縠水清而漪。
异哉灵山灵,幻此天然机。
杼轴驰红女,朝朝忙茧丝。
不见玉指劳,便制鲛室衣。
民家得此练,应宽缕征期。
两岸藓磴滑,谁敢拭眼窥。
却宜就暑饮,六月霜雪飞。
梅应发,字定夫,广德(今属安徽)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为庆元府教授。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知福州。度宗咸淳六年(一二七○)为宗学博士。官至直宝章阁、太府卿。入元不仕,卒年七十八。有《宝章阁馀稿》三十二卷。今存《艮斋馀稿》残本。事见清光绪《广德州志》卷三四、三八、五七。
  猜你喜欢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一嫁异域去,不复临镜台。
念昔辞家时,岂为单于来。
适遐固亦命,配丑非由媒。
始欲并日月,今嗟随风埃。
仆侍共惨戚,山川空徘徊。
鸿鴈为之悲,肝肠为之摧。
宁闻琵琶乐,但闻琵琶哀。
休言羊酪甘,谁喜氊庐开。
故国万余里,此生那得回。
乃知女子薄,莫比原上莱。
耆旧半凋落,在者如晨星。
与翁别豫章,十见草木青。
人生几堪别,梦寐生羽翎。
迢迢玉溪波,近昨尝再经。
携家事多难,所至那得停。
山中空望来,日夕不掩扃。
岂独负兹约,尺书亦沈冥。
逢人问消息,但喜言康宁。
堕来两卷什,一以慰飘零。
感此故意弘,不我迹以形。
文章出晚岁,字画犹壮龄。
诵之西湖滨,惊动孤山灵。
翁卷游崆峒,一已烦邮铃。
幸翁良未衰,吾党存典刑。
遥闻曾入郛,谅为韩与丁。
郡斋待且久,几宿涧上亭。
今春少晴时,涧水应泠泠。
归来安稳否,董风入林坰。
愿言爱玉骨,逍遥卧殊庭。
会面虽未期,忽聚江湖萍。
诗成蜀锦粲云霞,宫样宜尝七宝茶。
压倒柳州甘露饮,洗空梅老白膏芽。
睡魔岂是惊军将,茗战都缘避作家。
怪底清风失炎暑,朝来吉甫诵柔嘉。

紫禁端辰昼漏长,朱陵生气盛南方。长秋此日司阴教,皇极同时纳寿皇。

何如尔。杜子美平生困踬不偶,而叹老羞卑之言少,爱君忧国之意多,可谓知所愁矣。若于著衣吃饭,一一未能忘情,此为不知命者。故用韵以反骚
我自无忧,何用攒眉,今忧古忧。叹风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载归尤。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兴亡事,向西风把剑,清泪双流。
边头。依旧防秋。问诸将君恩酬未酬。怅书生浪说,皇王帝霸,功名已属,韩岳张刘。不许请缨,犹堪草檄,谁肯种瓜归故邱。江中蜃,识平生许事,吐气成楼。

苍岷万仞起岩峦,悬瀑霏霏六月寒。波及下方俱润泽,人间须作六花看。

徬徨亦何为,怅望远行客。枯桑号天风,时节倏复易。

簪绂匪我荣,弃置安所惜。愿为东南风,遂附高翔翮。

濯足扶桑钓六鳌,金银宫阙日初高。翱翔万里乘风快,浩荡中流击楫豪。

岂有才华赋江海,只凭忠信涉波涛。南州名士如相问,为报仙山采碧桃。

有子升台衮,承颜况日长。鱼轩开大国,鹤发老高堂。

忽报栽萱陨,空馀扇枕凉。他年黄阁地,谁举伯仁觞。

流离已幸得归辰,闭上衡门厌世尘。为语儿曹休自薄,古来蒙难正多人。

苍颜白发称乌纱。瘦似黄花。清似梅花。窗吟山月乐无涯。

知是儒家。知是仙家。

紫芝服食胜胡麻。不爱繁华。却爱年华。词成笔底是龙蛇。

寿酒流霞。寿气成霞。

夙驾出东城。送子临江曲。
密席接同志。羽觞飞酃渌。
登楼望峻陂。时逝一何速。
与子别所期。耀灵缘扶木。

清风不见面,白汗如波流。走来君洞里,云树冷飕飕。

更泻葡萄绿,千杯沃倒愁。魂疑更回首,残热又为雠。

昼永閒无事,长歌外翰诗。龙珠宁易得,骏足实难羁。

摇落骚人意,清新幼妇辞。江墩不可即,抚卷寄吾思。

圣皇勤政治,虚已纳忠良。
拱手居宸扆,留神置谏章。
孜孜收国论,密密迩天光。
中昃常游息,焦劳慎作荒。
至言规汉后,无逸戒周王。
默处岩廊邃,洪基可世条。

警跸遥闻夹道传,乘舆朝下九重天。礼成苍璧同周典,乐奏黄钟叶舜弦。

朔气渐随仙仗散,晴云高傍翠华悬。词臣此日叨簪笔,不数王褒扈从年。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人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子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於是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去何获圆通。
触以所角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支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汉有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为。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於恒沙动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甯,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水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切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人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登。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盘心。
观世音□□,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原加被未来,於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心引根修。
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圣主崇文教,层霄降德音。尊贤泽既厚,式宴宠逾深。
复有夔龙相,良哉简帝心。得人惟迈昔,多士谅推今。
书殿荣光满,儒门喜气临。顾惟诚滥吹,徒此接衣簪。
发策魁丹陛,摛文重禁林。
麒麟鞭缕玉,菡萏烛摇金。
事与京尘改,愁将瘴发侵。
东还应晚合,未用欢升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