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爇瓜灯,悬蕙幌。小宴露台上。桐凤都巢,云雁自来往。
眼前故苑江山,新秋风月,算媚汝、紫箫低唱。
发清况。除非唤拨铜琶,才拓酒怀放。淅淅泠泠,高激更平宕。
此时咳亦成珠,骨真唤玉,认两影,巾飘裙飏。
老僧雪顶接霜髭,并日楞严手自题。见得眉间多喜色,定应行处有新诗。
忽报榕城鸟使还,瑶琴、华翰喜双颁。兰言满幅珠玑灿,桂轸横床锦绣斑。
白鹤朱霞频想像,暮云春树切追攀。临风无限知音想,何但尘襟一切删。
不识阳坡路,牛山十里迟。野阴秋近晦,沙软雨移时。
石迸千年菊,江涵九日诗。凭高怀小杜,此地亦堪悲。
声连万户,更谁家思妇,相和砧杵?角倦笳慵辛苦向,三十六街催曙。
眠待迟归,会怜轻别,记个人听处。征衫正薄,那堪敲傍孤旅。
劳汝绕遍重闉,堤防密密,怕梦魂飞去。万递千回愁共永,还杂滴阶凉雨。
征马嘶霜,荒鸡啼月,多少良宵误。扁舟明日,雁更还在烟浦。
雷电惊心夜不眠,一朝浩荡九霄传。初衣已遂无他愿,但乞时丰供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