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割肉早归三伏日,传柑赐饮上元灯。那知一恸殊方去,独向高台此日登。
泪湿西风一眼缬,梦回残夜起衣棱。孤鸾别鹄知何处,泉路茫茫唤不应。
夭夭南国子,声伎妙入神。审音类子野,歌舞倾都闉。
城邑不足留,引领奉韶钧。浮云舞广路,且与闾里亲。
倡家日还往,哇淫累其真。简兮前上处,谓言不足珍。
乐府久隔绝,繫籍犹相因。啸歌且自乐,亦以共嘉宾。
重叠峰峦掩映青,不登危栈即溪行。气偏三月山蝉叫,境异千林杜宇鸣。
寥落人家三板屋,萧条邮舍尽茅亭。因思唐帝西巡日,中夜何堪雨打铃。
綵笔传歌,青衫提剑,幕中谁似风流。使檄联芳,宾筵接武,后尘每继清游。
晓云春梦,试回首、星霜再周。仙曹书满,荐剡交推,一鹗横秋。
扁舟乍可夷犹。一镜平湖,数点轻鸥。醉客疏狂,骚翁豪放,二公同是朋俦。
仕而犹隐,料出处、胸中已筹。故山虽好,未许归来,一赋休休。
几点垂垂北斗,一床悄悄西风。山河天地点尘空。
月殿蟾蜍欲动。
舌本琼浆甘彻,鼻端玉蕊香通。棋边切莫笑衰翁。
个里本来空洞。
瑟瑟簌簌,濛濛澹澹,斜阳画出秋影。自莺声啼老,浑不是镜中眉晕。
愁春梦醒。剩咽露凉蝉,抱枝凄紧。凭谁认。风流张绪,当年姿韵。
重醒。尝记年时,向灞桥驿岸,殷勤折赠。章台人去远,料近日楚腰消损。
西风光景。看憔悴如斯,那禁离恨。长堤外,晚雨如烟,归鸦成阵。
水竹三分画不如,秋风新筑辋川庐。静观世态涵琴德,老剩诗心慰瑟居。
饮续醉乡王绩记,每披相地景纯书。轩窗明净宜幽隐,坐对黄花乐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