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功下下与高高,束火人归闹小桥。莫向九岩生妄见,须知采柏望中遥。
康侯蚤日共周旋,笔势翩翩两斗妍。乞与西山一丸药,坐令风翮更超然。
孤灯照夜深,淅沥芭蕉雨。落叶下空阶,秋声无觅处。
良田遗子孙,勤俭躬耒耜。牙签积高架,进修饰行止。
书窗竹径中,高举远朝市。皋比坐明师,几席罗弟子。
清虚见真心,静默臻妙理。济济青衿翔,振振忠贤起。
竹花缀嘉实,雏凤徵斯美。
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岁癸未、甲申间,秀水朱竹垞先生赁僧房数间,著书于此。先生旧太史,有名声,又为巡抚宋公重客,宋公时时造焉。于是苏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载酒来访者不绝,而慧庆玉兰之名,一时大著。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
暂脱尘机便似闲,寻君我得近青山。蹇驴攧过平桥晚,诗在秋林落照间。
清光如此,问天涯今夜,离人几个。珍重良宵迟不寐,借说添香夜课。
玉宇高寒,银河寂寞,旧曲商量和。明宵有梦,只应各自孤作。
只道万叠云山,眼光穿透,遥见人清坐。便欲将身同化蝶,和暖和香而卧。
画舫烟迷,琼楼浪隔,孤影风摇破。月明如昨,天香何处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