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钟陵好,褚襦衤夸听欢声。薰入管弦增亮响,唤教罗绮亦光荣。引满劝金觥。
谁信是,元自悟长生。铃阁才投公事笔,云章惟读道家经。家世仰仙卿。
杨无咎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猜你喜欢
信步作幽讨,有庵如此深。
佛灯明老屋,秋日淡疏林。
柏树祖师意,松揪老子心。
十年弃坟墓,洒泪一悲吟。
瑞澍沾春陆,肤云压暝台。
霰寒休杂下,风好即东来。
远岫吞将尽,阴霞照暂开。
遍滋畦下麦,并湿陇头梅。
洒罶南鱼躍,漂芦北雁哀。
蓬乾钓师卧,庌冷牧驺回。
天发千骁电,人同百里雷。
我私欣遂及,颂扈九农催。
绝顶凭栏思有余,沧江下眺眇三隅。
月光此夜十分满,风色今朝一点无。
乡国不须悲楚蜀,庭阶且喜集封胡。
史君邂逅分鲜鲫,斫脍还成逸少图。
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邑西有路缘石壁,
我欲从之卧穹嵌。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
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文采风流并世芳,苏州德业独难忘。澄波五㝛浑儿戏,政使微之羡此堂。

屋梁落月应怀我,春草池塘更梦谁。记得别时悬泪眼,佯为笑语怕相思。

朝廷德泽遍封畿,避水人家即日归。独愧因漂如木偶,未还田舍理柴扉。

银潢快泻天无声,秋光漾出圆蟾明。玉关晏眠柝不惊,筹帷坐见万里情。

健儿饱食细柳营,猛将思奋抚剑鸣。摘试一二来帝京,表里百万皆精兵。

此时崧岳风更清,寿酒消得如渑倾。天子神武恢八弦,一贤制难真长城。

鸿钧对斡三阶平,珠连五纬荐玑衡。天开地辟霖雨成,中书之考远作程。

回视万卷纷拿撑,一编自足垂勋名。书生脑脂眯短檠,莫耶挂壁吼长鲸。

相公办取崧高行,不惜携之上峥嵘。

问缠腰跨鹤、事如何,人生最风流。怕江边潮汐,世间歧路,只是离愁。白马青衫往事,赢得鬓先秋。目送红桥晚,几番行舟。
兰珮空馀依黯,便南风吹水,人也难留。但从今别后,我亦似浮沤。敬亭上、半床琴月,记弹将、寒影落南州。秋声里,塞鸿来后,为尔登楼。

千里共明月,六合生清风。悬知故人意,长在相思中。

天阔雁难到,海遥舟可通。当年凤台路,樽酒别情浓。

练江萧洒净环城,凤去台空月自明。登览每乘秋日霁,咏歌常揖晚风清。

香消篆火添云母,露湿琴书泻水晶。归客满身花竹影,恍疑人世是蓬瀛。

山上新亭好,红尘不可侵。雨阶幽草合,风径落花深。

野水浮晴色,平田下夕阴。城中公子少,日日就登临。

长安闻讣客魂惊,一夜关山挽不成。夙昔但挥离别泪,如何能尽死生情。

风前残烛吹南浦,雪里孤身恸北平。国士厚恩酬未得,夷门肝胆向谁倾。

此身未肯没蓬蒿,翰墨钻研志趣高。早并虫鱼钻《尔雅》,自寻香草到《离骚》。

怜他金粉耽缃帙,写尔芳魂托彩毫。一卷《南华》凭梦醒,始知栩栩亦徒劳。

羁旅念乡县,衰迟惊岁阴。交朋慰幽独,诗酒相追寻。

求盟敌难弭,助顺天意深。边书息障候,喜气到山林。

联裾得良会,举白毋缓斟。话旧諠笑语,拚醉攲冠簪。

梁尘歌响堕,玉颊酒红侵。殷勤捧杯意,不惜污罗襟。

摇落西风里,垂条浪不生。本非攀折候,犹有别离情。

凉露成清滴,寒鸦噪晚声。吾生饶短发,愁对淡烟横。

寒岩老去不知秋,水浅溪清亦自流。荒草独留风力劲,黄花何喜客情愁。

松间月出人探少,桐井寒深茗饮休。自与青山相对久,西堂钟起未回头。

月直金波潋滟。此去水仙不远。霜重夜风清,骨冷□□□□。

谁见。谁见。醉眼参横斗转。

思晴好,路滑少人行。早信雨能留得住,仅教尽日自舟横。直等到清明。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