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秋虫不量翅股微,几欲唐突鹓鸾飞。高梧嘶风食沆瀣,何似死鼠鸱鸢肥。
颜家事业更清绝,耆旧去眼知音稀。贤哉鼻祖井故在,执瓢便足忘君饥。
一官晚悔登龙断,经岁不出关荆扉。蓝田之山石韫玉,白虹千丈晴霏霏。
退之壁志见彷佛,二松阅世应百围。丞聋未换渠莫恶,郴江仙伯容抠衣。
侧闻亲嫌又龃龉,漫恐髀肉摩鞍鞿。戏人造物亦薄相,咄咄此士将安归。
倚玉山之孤峙于,前娄水之迂萦。占恺爽于邑中于,雄面势于山阳。
有默斋之主人于,搆冰崖之草堂。既命名之特异于,讯斯义其谁当?
惟兹山之秀丽于,日悠然其可望。览云物之生态于,忽朝暮之无常。
奚所夏暑冬寒于,历四时而凝霜。知主人之远志于,托幽遐以自将。
少负奇以抗节于,抱终天于蛮荒。泣苍梧之不返于,踰五岭以傍徨。
卒茕茕以自遂于,廓天路之翱翔。执法度以匡主于,志不毁乎直方。
逭鈇钺之严诛于,即远窜乎夜郎。旋蒙恩以内徙于,赖天王之圣明。
秉外台之宪节于,赫金紫之辉煌。一朝去此而不顾于,飘然来即乎故乡。
嗟夫,食肉之多鄙于,人皆以衣锦为荣。终纷竞以火驰于,日炎炎其无央。
似夸父之逐日于,孰知暍而慕大清凉!吾览斯堂之名于,洒然如御夫北风之?。
追范蠡于五湖于,见伯夷于首阳。佩明月之宝璐于,然犹思乎褐裳。
厌鼎臑之盈望于,志不去乎糟糠。开北牖以仰视于,丹崖翠壁凛然冰壑之英。
恍乎雪山之阳于,冽冽乎冬气之长。朝受命而夕饮冰于,吾尝闻此语于蒙庄。
嘉君子之德音于,志志节之弥强。爰作赋以颂祷于,祈寿考之无疆。
何年风雨拔老湫,乾卧千岁长黄虬。垂胡磥碨髯怒磔,雷火不敢烧其瘤。
卒然一见势欲攫,况可手扪双角鯄。悬知根受元气大,跁跒力争崖石碍。
樛枝互错横铁□,弓纽□张攲羽盖。低无玄鹤寄巢居,幽有苍夔出光怪。
故人语似灵岩山,卧云之树同屈蟠。身横百围容客踞,声入半空生昼寒。
毕宏韦偃世无有,画史掉首应嗟难。彼当为甲此为乙,造化偏钟两奇崛。
爱之欲□重摩挲,图赞还须怪魁笔。君不见龙门寺千丈。
齐耸巃嵷荫白日。
使君万里归来后,转瞬河梁又别离。双屐踏残关塞路,一囊收尽古今诗。
沧江明月清尘抱,浊世牢愁托楚辞。两鬓星星人共老,豪情犹似少年时。
晓榜夹山瀁,蒲岸深吠蛤。未传林际磬,早涌船头塔。
螺髻翳轻纱,云日递吐纳。泥巷耕牸卧,秧扉蚕妇阖。
升麓苔磴纡,到寺风泉杂。山门尽胜概,曷用众峰踏。
苦茗僧自供,清言竹为答。榴朵艳道场,萧然悦尘榻。
意行惬静便,惜不吾友拉。惟吟坡老诗,罄我三升榼。
铁岭将军载辎重,避胡入关妻子共。先议和戎乏远猷,蜡书暗约杀杜刘。
经略潜谋玉帐底,四帅北征撒回李。穷荒深入绝援师,六万汉军空战死。
于戏!众关那及鸦骨关,六师魂返李生还。不知庙堂迩何议,代李者谁是其弟。
选地非关僻,为幽胜自添。短篱藏曲折,片石露锋尖。
茶火轻摇竹,城云半压檐。此中心便远,何事学陶潜。
老君山上湿云多,小落门西渭水波。秋雨丝丝秋士泪,欲行不得也哥哥。
十载相依情性同,一朝死别恨苍穹。前尘似梦难追忆,白日西飞水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