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 其二

雨横风斜昼少欢,茅堂高枕轴帘看。平阶沟水潜通壑,舄下喧涛更较寒。

杭世骏(1695—1773),清代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字大宗,号堇浦,别号智光居士、秦亭老民、春水老人、阿骏,室名道古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鸿博,授编修,官御史。乾隆八年(1743),因上疏言事,遭帝诘问,革职后以奉养老母和攻读著述为事。乾隆十六年(1751)得以平反,官复原职。晚年主讲广东粤秀和江苏扬州两书院。工书,善写梅竹、山水小品,疏澹有逸致。生平勤力学术,著述颇丰,著有《道古堂集》《榕桂堂集》等。
  猜你喜欢
传闻阙下降丝纶,为报关东灭虏尘。壮志已怜成白首,
馀生犹待发青春。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
持法不须张密网,恩波自解惜枯鳞。

苍烟乔木野人家,数掩山篱一径斜。此老不知何面目,只将空手对梅花。

心下悬悬地,侬家好好儿。相怜相惜许多时。岂料一朝轻拆、便轻离。要见无由见,教归不肯归。数珠懒把镜慵窥。只有新添鬓雪、减腰围。
王良终日驰驱,曹商日乘从车。
七芧鼓舞群狙,学问圣处功夫,千古与我友俱。

山势行转促,连峰相贯输。窈然林莽中,乃复得坦途。

青壁结烟霭,缥缈凌虚无。层阿秀嘉禾,下覆清水渠。

夙志好幽僻,览兹耳目娱。公车虽少延,顾盼忽已踰。

安得鼓清瑟,日坐山之隅。

天寒云长浮,雪急风更厉。行子归何时,远游感人思。

脊令顾俦下,鸿雁顺时逝。原隰无安居,稻梁无深志。

谁令岁月晚,坐使羽毛瘁。江湖可遣忧,引领正相迟。

客路逢秋思易伤,江天烟景正苍凉。
依然极浦生秋水,终古寒潮送夕阳。
高士几回亭草绿?梅仙一去岭云荒。
临风不见南来雁,书札何由达豫章?

一气萧森百草黄,独留此物傲秋光。霜从降后殊多艳,风不来时亦自香。

诗客采英秋得句,佳人倚竹暮凝妆。岁寒惟有乌台客,共保芳根近画堂。

殷有贤大夫,黄发眉双白。
男女欲不绝,饮食谷不辟。
四十九室家,五十二嗣息。
岂是山泽癯,咽漱炼精魄。
广成云道本自然,有人得之同寿域。
君不见孔子窃比我彭,老彭之寿称以德。

痴坐?毹类冻蝇,霜风吹折布衣棱。炉翻宿火随灰陷,杯覆燖汤到地凝。

虎豹冻埋山尽雪,鱼龙寒宿水连冰。浊醪最解强人意,吟短西窗一寸灯。

神僧手中钵,掷向最高峰。径度虚空上,难寻变化踪。

锡飞曾近鹤,剑跃或成龙。搔首不可见,烟霞千万重。

布帆才卸,甚风儿又把,扁舟吹去。落日寒烟山色远,极目长沙何处。

倦鸟飞慵,征鸿影匿,别意凭谁语。梁间双燕,向人还诉归绪。

犹记旧岁今时,雄心初起,写就阳关句。匹马奔驰双剑啸,壮志鸿飞鹏翥。

花落燕台,云招岳麓。更与穷愁遇。天高难问,索居闲咏新赋。

朝出看燕山,云莫归行燕山道。道傍云气光动班烂衣,千里飞来白如埽。

长天愁迥阴冥迷,虚室宵清神皓缟。太行一发半落天之南,翠彩浮空散文藻。

缙山更在天南之南海树边,白发高堂岁晏惊寒早。

三年书断安稳无,每一思之心懆懆。风回云杪思飘扬,月堕云西梦颠倒。

白云半幅细入天机中,写出狄公心事炯炯随云照穹昊。

云无心,人有情,物易化,情难老。朝看云,暮看云,缙山佳处安得乘云忽飞到。

云中人,拂黄巾,山中云,护丹灶。从龙奋迅直上青天飞,变化无方契元造。

天下苍生正须霖雨之,慎勿栖岩扉,閟鸿泽,负明时。

修竹千竿屋数椽,白云寒瀑挂岩边。就中若许添尘客,愿借山翁一榻眠。

诏许还家日,天寒陟岵时。并闻先友逝,转益我心悲。

重露沾梅岭,清霜折桂枝。萧萧松柏外,遗德在穷碑。

寺门瓦落挂霜藤,闲与君侯说废兴。
秋老紫苔生卧佛,日斜黄叶映残僧。
蠹鱼古壁销千藏,风雨空堂暗一灯。
勘破此中须了悟,昆明劫火向无凭。
游人夜到汝阳间,夜色冥濛不解颜。谁家暗起寒山烧,
因此明中得见山。山头山下须臾满,历险缘深无暂断。
焦声散著群树鸣,炎气傍林一川暖。是时西北多海风,
吹上连天光更雄。浊烟熏月黑,高艳爇云红。
初谓炼丹仙灶里,还疑铸剑神谿中。划为飞电来照物,
乍作流星并上空。西山无草光已灭,东顶荧荧犹未绝。
沸汤空谷数道水,融盖阴崖几年雪。两京贫病若为居,
四壁皆成凿照馀。未得贵游同秉烛,唯将半影借披书。

风流争解说卢郎,墨沈淋漓入醉乡。云白山青随意写,一时不数米襄阳。

久雨不晴,一箭两垛。
鼻孔一时没烂,且道是谁之过。
赖得老赵州,出来为你勘破。
日轮天子现扶桑,谁管西来闲达磨。

一九与二九,相逢不出手。巍巍不动尊,脚不离地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