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旟(yú)(约公元1190年前后在世)字伯高,号桥斋,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初前后在世。吕祖谦门人。淳熙开禧间(公元1174--1207年)两以制科荐。与弟仲高、叔高、幼高、季高并有词名,时称“杜氏五高”。陆游、叶适、陈亮、陈傅良皆赞其文,且与之交。有《桥斋集》不传。《全宋词》存其词三首。
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
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乍看江馆白莲房,一朵亭亭兆瑞祥。十指玉簪高结绿,五员金钮细匀黄。
风吹似动腾蛟笔,月晓疑连堕马妆。圣代液池应罕见,可无词客共飞觞。
人间三伏畏骄阳,我独观书爱日长。为问此时何所乐,暑风凉簟竹方床。
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