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代人作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迎着西风,疏疏落落飞来北雁几只,这让我回想起有关南朝兴亡的悠久往事。铺开华美的信纸,想写几句知心的话语,却只是停住笔尖半天也没有什么奇妙的才思。往日兴致高时,写文章都是一挥而就毫无瑕疵,今天却病恹恹的萎蘼不振,才刚写下“相思”两个字。
注释
正宫:宫调名。十二宫调之一。塞鸿秋:曲牌名。全曲七句,押六个仄声韵。
战西风:迎着西风。宾鸿:即鸿雁,大雁。大雁秋则南来,春则北往,过往如宾,故曰“宾鸿”。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宋、齐、梁、陈四朝,它们都是建都在南方的建康(今南京市)。吴
花笺:精致华美的纸,多供题咏书札之用。徐陵《玉台新咏序》:“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
霜毫:白兔毛做的、色白如霜的毛笔。
一扫无瑕(xiá)疵(cī):一挥而就,没有毛病。瑕疵,玉上的斑点,引申为缺点或毛病。
病厌厌:即“病恹恹”,病得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赏析

  这首曲子描摹一个失恋者给恋人写情书的情景。作者用两三句话就勾勒出失恋者少情没绪的典型神态,手法新颖别致。

  曲子首句按照诗曲见景生情、托物寄兴的习惯思路,先形象地勾画出一幅萧瑟凄凉的深秋雁空图,为下文抒写作情感铺垫。领头字“战”,既可解为寒战、抖索,也可解为挣扎、抗争。“战”字总领全篇,营造出一派秋日肃杀之气。西风也好,鸿雁也好,全由这“战”字的点染,涂上灰冷的色调,赋以情感的分量。

  次句写萧瑟秋景所激起的悲秋心绪,“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但作品却故意不直说“伤心事”的具体内涵,而采用了欲擒故纵、跌宕起伏的表达方式。先是“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打算向知心的人儿写信,这就使人想到主人公之所以见雁伤心,必定与雁能传书的因素有关,其“伤心事”也必然包含在“知心事”中。“欲写”,信纸也已经铺好了,但其结果是来了个“停霜毫”,一字都没写出来。这就产生了全曲的第一层波折。

  主人公自言“半晌无才思”,看来此时写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曲中偏偏又出现第五、六句对“往常得兴时”的补叙。“一扫无瑕疵”,生动地描绘了往常行文作曲文思敏捷的程度,与上句“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今昔的这种反差,就形成了第二层波折。

  末句又从“往常”返回到“今日”,花笺上终于勉强写了,但只有两个字:“相思。”“病厌厌”与“得兴时”,“两个相思字”与“一扫无瑕疵”的鲜明对照,又构成了第三层波折。“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说明前时的“伤心”,正是深深的离恨与苦苦的相思

  全曲处处曲笔,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显示了主人公相思成愁的心境。大量运用的衬字,则应合了她“病恹恹”的相思绵情。

创作背景

  这是替别人而写的一首曲子。诗文中的“代作”,往往是应主人或友人之命而效劳;散曲则不同,多为文人代女子捉刀,因为旧时的女子识字不多。这首曲子就是使用女子的口吻,描绘她展开花笺写信的一段情节,表现其秋日相思之情。由于资料所限,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贯云石
  贯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自号“甜斋”。
  猜你喜欢
向天涯、水流云散,依依往事非旧。西湖见说鸥飞去,知有海翁来否。风雨后。甚客里逢春,尚记花间酒。空嗟皓首。对茂苑残红,携歌占地,相趁小垂手。
归时候。花径青红尚有。好游何事诗瘦。龟蒙未肯寻幽兴,曾恋志和渔叟。吟啸久。爱如此清奇,岁晚忘年友。呼船渡口。叹西出阳关,故人何处,愁在渭城柳。
一声苍壁裂,再奏蛟龙悲。
事往迹犹在,山空人不归。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余生得奇疾,傲世事矜倨。
错落气少合,指摘心不恕。
人亦谓可憎,不作朋友数。
自分与西山,终焉约良俉。
忆昨奉严召,孤迹踏朝路。
枫落天江冷,此是识君处。
东厨窃馀饩,西府共官团。
文书入同阅,茵冯出联驭。
从违一毫发,所适无异趣。
重愧牛铎凡,不与黄钟迕。
霜啼入天衢,先我呈远步。
所幸时从容,一笑或相遇。
君今持使节,忽此戒徒御。
分袂固良苦,馀怀尚能布。
北方暗虏马,君相勤远虑。
正当收杞梓,留作庙堂助。
何为使吾子,千里治财赋。
苍璧白鹿皮,似亦天所措。
君如玉壶冰,透里无滓污。
清诗近道要,容易不肯吐。
人於寸管中,时见斑一露。
其如济剧手,妙敏难悉疏。
刀硎未轻发,千牛已神怖。
使图中兴业,吾知有馀裕。
无乃上流势,貔虎夕屯聚。
三军傥不饱,难以责坚戍。
千金日致之,又惧民生蠹。
聊烦笑谈顷,非君可谁付。
长江八月风,帆饱舟楫具。
结束持行李,功名戒迟暮。
如闻豫章北,下接武昌渡。
公馀一樽酒,时可对亲故。
孰与红尘中,轮蹄日驰骛。
嗟余蒲柳姿,领发已垂素。
双溪有小园,清流锁烟雾。
年来枕边梦,合眼见鸥鹭。
焉堪久劳役,短豆成恋顾。
不待相汰逐,襥被行亦去。
今兹怀别恨,密坐不能诉。
酒阑可无言,君行已称遽。

危梯翠迭,问五松、何处秦时日观。绀凤白鸾翩可画,玉葆金支零乱。

扪斗三清,陵风万仞,目到青边断。壶公仙去,瀛洲知在近远。

那分携我琼箫,共登绝顶,唱得回飙满。一跃金丸浮翳尽,大地春莺都啭。

渤海碑铭,茂陵文稿,不值飞蓬卷。归来对酒,袖中残絮犹罥。

蜿蜿野田中,白鹭静如扫。停鞭问征客,云是居庸道。

挹娄城北晓寒多,霜重羔裘染素罗。断塔半留残月影,朔风刮面度泛河。

云陛褰珠扆,天墀覆绿杨。隔帘妆隐映,向席舞低昂。
鸣佩长廊静,开冰广殿凉。欢馀剑履散,同辇入昭阳。

世业从来只小舟,相传一味是无忧。烟消灶底鱼初熟,台笠蒙头粥半瓯。

老来无复事狂游,倚杖看花动客愁。
病骨却寒春不管,柳棉风裹木棉裘。
黄河一清三千年,行潦灭没昆仑源。
我当濯足万里外,却怪尘土生青天。
何如曹溪一滴水,太阿削平如砺砥。
三江五湖不敢流,沧海无风清见底。
沅湘有脉通神州,乾坤无根元气浮。
青天在下水在上,铸出一片玻璃秋。
道人对此心自定,冷射瞳光双月影。
玲珑凿开云雾窗,悟作虚空大圆镜。

步出东皋隔市尘,青山高下欲迎人。汀花有意开何晚,野草无名亦自春。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

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

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我肴伊阜。

短歌是唱,孰知身后。

四山寒雨送行舟,独掩柴扉泪未收。
归见故人应问我,为言卒岁敢优游。
悟琴如悟道,神閒若无营。
在心不在指,以意非以声。
锵尔风篁韵,泠然天籁鸣。
曲终各一笑,相对坎亏成。

一从香祖培根远,东皇剧怜芳意。级重璚瑶。移来蕙茝。

总是华王一气。精英秀起。要仙露流丹,月华澄水。

极意兹涵,可容蜂蝶近根柢。

香心田与翠美,愿花幡左右,添种蘅芷。素蕊娟妍,红心娇小,莫道天工容易,清芬竟体。

渐世界熏成,旧时春事。谱就猗兰,古音相对理。

世道非时懒屈人,小斋容膝且安贫。河图不出空歌凤,鲁史将终遇获麟。

云掩松窗低结暝,水行花径曲流春。近来颇得幽閒趣,几夜青山入梦频。

人物江东故不群,剑花诗草日纷纷。浅深秋水扁舟月,远近寒山两屐云。

《越绝书》探琼笈古,《吴趋歌》送玉杯醺。卧游此际看丘壑,似有松声静夜闻。

坐啸蓬宫,移旌天府,往来三岛十洲。况瑞霭当年,初下琼楼。自是长生伴侣,那堪更河润神州。人争叹,威名福寿,衮衮压潮头。
金瓯。须满泛,天厨禁脔,相酝□□。□□□日,此会风流。正是湖山春媚,千秋岁、□□民猷。还知道,金瓯未拜,先拜富民侯。

满地飘残六出花。道是杨花。疑是梨花。多才赓和属谁家。

谢是诗家。李是词家。

少年羁旅若飞花。酒泛桃花。曲奏梅花。醉看何事足名家。

大武黄家。大侠朱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