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杂诗 其二

古刹如亭小,禅堂即客堂。僧衣能断俗,席地可无床。

供佛惟花蕊,烹茶半雪糖。此邦殊服食,何以慰愁肠。

清四川绵州人,字味堂,一字和叔,号墨庄。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兵部主事。曾奉使赴琉球。工诗文,与兄及弟称“绵州三李”。有《师竹斋集》。
  猜你喜欢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繁盛闽南粤,潜藏霜雪天。素云生宝髻,剩馥借龙涎。

连天橐笔侍天台,始见东方画隼开。
路避晚风崤外转,人瞻冬日绛中来。
笳箫后队晚幽侠,璧马中军聘楚材。
自昔河东股肱地,不应归节叹淹徊。
水驿凝霜,夜帆风驶潮生晓。酒醒寒悄。枕底波声小。
好去归舟,有个人风调。君行了。此欢应少。索共梅花笑。

十二街头散冶游,满街红紫乱春愁。知时去去留难得,误色空空念罢休。

朝扫尚嫌奴作贱,晚归还有马堪忧。何人早起酬怜惜,孤负新妆倚翠楼。

喜逐秋风马后归,及君犹未戍瓜时。
尽倾无底囊中语,细读新吟卷里诗。
好趣莫教无辈觉,此心惟有故人知。
只愁天欲孤笼翼,早晚芙蓉在绿池。
水驿风烟暝,江郊茅苇秋。
不头穷易老,自是客多愁。
自倚连城价,终艰一饱谋。
向非天下士,强项敢轻投。

曾郎风尘表,不似宰官身。吏舍数竿竹,凿池水粼粼。

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虚心澹相授,颇似南郭邻。

我知王子猷,正是君辈人。

岩谷幽栖士,江湖懒散身。思乡荆楚客,忧国杜陵人。

年老常防病,时乖不厌贫。滔滔浸平陆,何处是通津。

庐山石桥天下奇,奔湍赴壑潜冯夷。
倚阑俯瞰毛发竦,品题曾读坡仙诗。
画师笔斡造化窟,岂必夜半夸娥移。
蜀天茫茫千万里,仿佛猿声亦如此。
何当谱入朱丝弦,水底鱼龙应洗耳。

山东宾客竞投秦,枉向商于守贱贫。后日子房安汉策,相逢竟少采芝人。

不爱种松树,以我非长年。不爱种竹竿,以我无閒缘。

所爱一杯酒,吟咏诗百篇。酒能陶我性,诗能俟采官。

得达至尊听,可使黎庶欢。诗还开国初,政似结绳前。

委事一二人,削此机务烦。万一洪荒地,无人拾马鞭。

梦绕故山归未得,俱将旅鬓逐年华。烟村白屋留孤树,野水危桥踏卧槎。

倚马文章真可羡,寄鱼音信莫令赊。雄飞总是寻常事,须用穷年读五车。

皓首何妨一布衣。

尽扇停挥白日长,清风细细袭罗裳。
女重来报新簪熟,安得良人共一觞。
留别诗成语更酸,谁怜索米困长安。
圣朝有意台莱咏,高士无嫌桂柏寒。
闻道新书行入奏,少陪征棹慰余欢。
一封临召君须出,出色溪光不可餐。

旷世箕裘绿再延,一丘一壑倍缠绵。读书已满五千卷,游宦无过二十年。

劫后沧桑凉似梦,望中池馆逸于仙。弓河地上重栽树,桃李阴阴起暮烟。

疏荫摇摇趁岸移。惊鸥点点过帆飞。船分水打嫩沙回。
断梦不知人去处,卷帘还有燕来时。日斜风紧转湾西。

值杖层波挂酒瓶,春风良会屐初停。楼高百尺虚窗白,浪涌千重列岫青。

闲就客吟泉上石,话同僧过竹边亭。醉于马上乘船过,松外春涛万古醒。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