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塍花歌吊姜白石

马塍花发春濛濛,马塍花落啼小红。花开花落春已暮,蛮鸠义燕骄东风。

白石先生墓草死,年年寒食乌衔纸。玉友金蕉唤不醒,玉人金缕歌谁倚。

只今水调按红牙,杜宇声声诉落花。纵使雪麋能护惜,不知香梦入谁家。

(?—1817)清山西静乐人,字伯宣,号石农。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初由刑部郎累擢云南按察使,以谳狱失当谪戍。后官至云南巡抚。有《坚白石斋集》。
  猜你喜欢

两首新诗墨色浓,飘然逸气有仙风。藜床清梦飞为蝶,竹杖通灵化作龙。

商皓芝田云更白,葛公丹井水犹红。他年勾曲寻真去,会向松边问小童。

膨脝枵怒腹,日夕沸溪干。
群响何容罢,时无牡鞠官。

叱驭穷边垒,还辕赏驿梅。微香心旋吐,清咏意尤瑰。

诲墨蒙兼贶,邮筒喜屡开。锦官花更好,翘望腊前回。

饮不过一瓢,食不过一箪,田夫亦不改其乐,而夫子不谓之能贤,何也。
颜渊当首出乐物,而奉以四海九州,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忧。
若余之於山泽,鱼在深藻。
鹿得丰草,伊其野性则然。
盖非抱陆沈之屈,怀迷邦之宝。
既不能诗成无色之画,画出无声之诗。
又白首而不闻道,则奚取於似摩诘为。
若乃登山临水,喜见清扬,岂以优孟为孙叔敖,虎贲似蔡中郎者耶。

瑟瑟凉波冷接空,恍疑云物画屏中。一篙海客乘槎水,两桨仙人取箭风。

秋色暗欺荷盖紫,夕阳偷射桂旗红。长来此地无穷乐,珍重笭箵与钓筒。

化成烟磬晚微微,何事同心也负期。双树焚香栖鸟定,空山对酒白云随。

风飘仙梵清机远,月隐禅枝夜坐迟。明发寄声贤少尹,支公浑似郑当时。

南望岳阳郡,苍茫吴楚分。帆回孤岛树,楼出九江云。

落日浪中没,秋风天外闻。何时采蘋藻,湖上吊湘君。

宿月鸥凫立浅沙,落花芦荻露人家。
天寒夜静长无物,一片清江浸九华。

贞松绝巘垂,黄鹄青冥徙。丘中一士卧,四顾莽荆枳。

飒沓青霞飞,萧椮白云起。林飙振木叶,窗牖蒙葛藟。

幽栖断来径,居自远尘轨。饥逢石髓餐,散帙时隐几。

流坎任吾生,麇鼯随所止。昔日青门侯,今见于陵子。

思君同隐怀,川途渺千里。罗浮望匡庐,倏借王生履。

因往證菩提,悠然共秋水。

奔走京尘已十年,治任西去兴悠然。功名欲立非人致,才宦未伸还自怜。

路柳得春多意思,野禽批水共连翩。孤舟独载无人语,唯把空书考圣贤。

悠悠青天高,不知生所终。巫咸巳上天,欲诉将奚从。

但见大壑间,日暮生清风。惊鱼跳渌水,秋蛩吟兰丛。

怀我心所钦,邂逅相迎逢。

山势青连野,川光白映沙。
东风遥见草,小雨半开花。
门送携琴客,桥通卖酒家。
徜徉游物外,随意乐年华。

村居三亩地,东风暖、无数暗阴遮。见绿草方塘,些些睡鸭,白杨废圃,点点归鸦。

况墙外、老藤方挂树,苦笋正抽芽。宜夏宜冬,几间茅屋,半村半郭,一带人家。

主人无个事,正瓷瓯酌酒,瓦罀煎茶。更课樵青数辈,自捕鱼虾。

看拍手群儿,争驱黄犊,垂鬟小女,笑插红花。只此闲中日月,暗度年华。

歌姬

教坊驰名,梨园上班,院本诙谐,宫妆样范。肤若凝脂,颜如渥丹,香肩凭玉楼,湘云拥翠鬟。罗帕分香,春纤换盏。

【紫花儿】扶彪煞东风桃李,吸留煞暮雨房栊,吃喜煞夜月阑干。向尊席之上,谈笑其间,意思相攀,且是娘剔透玲珑不放闲,不枉了唤声妆旦。尽可以雾幌云屏,酒社诗坛。

【天净沙】眉儿初月弯弯,鞋儿瘦玉悭悭,脸儿孜孜耐看。琵琶弦慢,青衫泪点才干。

【尾】丽春园门外是浔阳岸,最险是茶船上跳板。一句话悔时难,两般儿爱处拣。

翠羽红襟镂彩云,双飞常笑白鸥群。
谁怜化作雕金质,从倩沉檀十里闻。

滇池藤赤人难到,太乙青藜事近诬。林下支来供燕息,省中携去宠师儒。

自得中峰住,怜君冒雪来。
共登福岩寺,齐上古层台。
头酒酬佳兴,诗怀喜独开。
飘然尘世隔,谈论转堪哀。

丹岑连绝汉,金刹倚晴空。花散珠林雨,松回古殿风。

寒烟生树杪,孤磬落云中。尚有荒亭在,凭轩忆远公。

水心吾师今昌黎,如椽巨笔光虹蜺。
先公潜德粲版,却恨不识嵇中散。
九苞五彩丹穴雏,不巢阿阁翔海隅。
南来只影方自笔,天假之逢挹光耀。
一寒顿坐春温,贱子亦许扳龙门。
子期九原不可叫,筝琶纷纷不同调。
明公派自南轩来,祗今砥柱狂澜回。
一麾两节岭南北,尽是周程旧敭历。
书生疆附善类心,莫道冶跃非祥金。
偶然短簿令公喜,上下云龙固其志。
山谷昔见苏长公,自比小草依长松。
牵聊名字香闻素,未必今不如古。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䨲,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於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於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