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秘丞

吴人作蜀官,万里溯惊湍。地俗虽云异,民情想一般。

智明终戒察,政惠不须宽。前史多循吏,乘閒更熟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相逢怀抱各全开,蔚结才舒倏又来。倾倒已辜将进酒,追随休赋上林回。

临分莫作楚愁叹,故事须询河朔杯。看取滁翁宜自警,空将遗恨感苏梅。

少年未识堤防老,不办坡翁大字书。
犹有壮心躯万卷,其如昏目负三余。
睡迟只怕中宵觉,交淡从教俗轨疏。
瞑坐漫搜诗拨遣,灵台一片炯如初。

余夕何所除,匝地除寒气。除却好年光,不曾除世味。

石小聚香多,垆焦听酒沸。供佛曾频婆,插瓶鲜老卉。

脱箧理新装,藤纸万馀字。蜡火照铅丹,如欲见肠胃。

时事不堪书,下笔每惊悸。道书参谜机,禅理供嘲戏。

桂阳有仙人,姓成名武丁。
朝为堕人世,人惟识其形。
一日语其弟,吾将返青冥。
乃曰此七夕,上天呼群灵。
织女欲渡河,暂诣牵牛星。
诸仙尽还宫,天路罗云軿。
吾亦向祈召,当往不得停。
弟问何时还,答云三千龄。
明日失丁在,恍惚迷所经。
后世凡此节,儿女喧家庭。
纵横具鍼缕,花果排甘馨。
贪巧但云得,欲寐曾莫宁。
俗尚每怪妄,吾言谁见听。

峰色含青黛,池光叠翠纹。浴沂修故事,韨禊枉贤群。

絮暖鱼吹雪,香飘蝶坠云。石栏春昼永,碧砌午风薰。

妙酝端来老使君,钩锋正破楚军氛。强陪东道远行客,故笑西河久离群。

四座高谈仍旧雨,两年重听省新闻。鲂鱼本自无辛苦,多事樵姬唱汝濆。

重裘仍旧怯衣单,行道何曾泣路难。自是病夫禁不得,不关冰雪迫人寒。

云敛荆门近,江平岘首低。

清樽泛流霞,一室生虚白。鹓雏栖高梧,空以腐鼠嚇。

绣衣乘青骢,铁面飞霜风。试问谁氏子,圣善高门中。

何以谓圣善,慈巽与贞俭。母范成子贤,子贤母益显。

紫诰映春晖,珠翟明霞帔。子进寿觞为万舞,我歌万寿寿无涯。

拂水垂杨贴水荷,圭塘风景正清和。岂能奇字□人问,深愧群贤载酒过。

花露坠红沾杖屦,松云凝翠遏弦歌。也知节饮宜衰病,其奈乡情醉更多。

虎质斑斑卧石苔,翻盆黠鼠亦惊猜。日高花影浑如醉,应吃东家薄荷来。

村杵声寒,乡关梦断三更过。纸窗风破。一点残灯堕。

静院无人,独自开帘坐。重门锁。梅花和我。对月成三个。

劝君师子吼,莫学野干鸣。若能香象起,感得凤凰迎。

蝶衣扑絮,正七里银塘,绿波春腻。移舟画里。指绿虹压镜,烟螺堆髻。

象笔蛮笺,换了艳歌罗绮。流觞未。趁一醉题红,飘梦无际。

黯黯斜阳坠。任圈柳围香,扫花占地。朱楼十二。又琼栏界粉,绣帘贴翠。

怕说来朝,已有落红流水。休凝思。展新奁,一眉月细。

流水高山,念今昔、几人同调。况又是、金闺博士,玉台仙藻。

幼妇从来工织锦,美人自古传香草。倚新声、玉笛谱霓裳,知音杳。

花影畔,子怀渺。帘影外,东风悄。忆梅窗韵冷,梨云梦绕。

翠袖红罗人隐约,暗香疏影词飘渺。谨题成、尺素寄蓬莱,烦青鸟。

遗雏百病幸初安,两岁违娘育倍难。错认暂眠呼觅乳,未胜扶杖抱凭棺。

谓他人母悲何恃,问尔诸姑意更酸。片语泉台差自慰,一盂麦饭当承欢。

妖星紫暗亘天起,电扫荆襄数千里。抚军仓卒去长沙,年少推官独料理。

推官虽少能爱民,裹创散饷同艰辛。民恋推官不忍去,死守孤城撄贼怒。

孤城易破心不降,奋身骂贼贼惊仆。贼能推刃公袒胸,捐生就义何从容。

理灵坡下一抔土,血花溅草香蒙茸。若辈纷纷但学走,朝禄可怜养刍狗。

万事何如一死难,南八男儿真不朽。精灵在天为尾箕,可但文章丽奎斗。

此书娓娓道家常,处分人事周且详。篇终数语致慷慨,城存兴存亡兴亡。

想当磨墨盾鼻上,羽书旁午犹神王。健毫著纸飞不停,天马行空龙滚浪。

沧桑二百余年多,鬼物守护神总呵。后生得见亦眼福,文琴谢砚同摩挲。

芸窗廿载苦埋头,才喜今朝得壮游。好待报章秋有约,双星良会拜牵牛。

满径蓬蒿,四壁萧条,车骑谁来。讶瀛洲太史,退朝偶过,应门稚子,启户惊猜。

佩隐金鱼,马嘶玉勒,为问高生奚往哉。长安市,向故人索米,古寺寻梅。

情深久坐茆斋,把破卷残书手自开。笑疏狂风味,室无长物,羁栖景况,席已生埃。

微雪初晴,轻寒向晚,未忍留题凤字回。归时候,感嗣宗青眼,频顾吾侪。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