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秘丞

吴人作蜀官,万里溯惊湍。地俗虽云异,民情想一般。

智明终戒察,政惠不须宽。前史多循吏,乘閒更熟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望极春城上,开筵近鸟巢。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
池水观为政,厨烟觉远庖。西川供客眼,唯有此江郊。

过从顿谢懒尤添,倦卧终朝不捲帘。晚饭都无官米气,始知身已是苍黔。

榴花才放客辞家,客里因循见菊花。
独坐西楼对风雨,天寒犹自着轻纱。
软碧摇烟似送人,映花时把翠眉颦。
青青自是风流主,漫飐金丝待洛神。
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偎破未重描。
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尽放娇。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性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姮娥。

齐云楼上望京师,渭水东流无尽时。父老尚传行幸日,教坊曾谱断肠词。

城空只见双飞燕,劫败犹争一局棋。莫问寒烟十六宅,土花凝碧至今悲。

罗浮七星松,曾化七道士。君是第几株,苍龙夭矫似。

年方八十已大耋,问汝奇龄安所底。手种诸香成水沈,生结熟结多肌理。

赠我太古根,枝枝含石髓。焚向南山垆,氤氲浸四体。

绮坐倦朝欢,翠杯出宵酌。月艳写疑空,云光挹愁落。

碧醴共玲珑,华灯增照灼。一得侍君閒,终言厕酬酢。

杏雨纷纷满径迷,穿帘燕补落花泥。
衔将春色归巢去,辜负莺儿枝上啼。

三月看春尚未齐,楼中聊共片云栖。欲知深暝无言处,众鸟飞来寂不啼。

五气合大梵,三花凝素云。冲妙混真朴,玄化荡无垠。

灵飙遵绛节,稽首虚皇君。啸歌琼台上,飘飖鸾鹤群。

青衫闸转云间路,河水分流过武塘。
客路惯经风雨恶,诗情不减少年狂。
鱼盐市井三吴俗,番岛舟航十丈樯。
杨柳之堤鹅鸭聚,家家茅屋似淮乡。

婺女俪经星,姮娥栖飞月。惭无二媛灵,托身侍天阙。

阊阖殊未晖,咸池岂沐发。汉阴不夕张,长河为谁越。

虽有促燕期,方须凉风发。虚计双曜周,空迟三星没。

非怨杼轴劳,但念芳菲歇。

帝城春色著寒梅,去恨离怀醉不开。作别欲将何计免,
此行应又隔年回。入河残日雕西尽,卷雪惊蓬马上来。
有思莫忘清塞学,众传君负佐王才。

回龙潭下溯流泉,万派分飞一线悬。漱石穿畦映空碧,寻源应向白云边。

金殿分来玉砌流,黑龙湖砌凤池头。
后庭花落恩波断,翻与南唐作御沟。

南梦帆低北梦高。篙师三暮复三朝。柳毅祠前风浪紧。

遥问。峨眉晴雪几峰销。

除却青天何所见。山远。渔灯凫栅总迢迢。冷浸无声光碎叠。

明月。隔船横笛可怜宵。

芳草萋萋春又青,阶前院后唤愁生。隔墙飞花带莺声,都因无情却有情。

强饮不醉愁难醒,欲睡不著梦难成。一帘斜日堆绿英,春风澹沲江无声。

杨花茫茫扬子城,总是天涯流落情。夜来说杀梁间燕,一世春愁在此行。

亲承锁钥镇雄关,拟复中原济险艰。兴晋预陈淝水阵,覆吴思保会稽山。

何期狼跋难回顾,遂至龙髯不可攀。入赣出闽今已矣,旌旗凄断故乡还。

今古纷分孰控抟,太平方寸豁忧端。
后千年去人何似,外九州来天更宽。
风雨南山飞霹坜,江湖北斗挂阑干。
要知元命真消息,沧海神龙自屈蟠。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