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郴县吴主簿

数十年来预荐书,当时文行耸群儒。青衫近始沾王泽,白首从新入宦途。

四壁生涯虽寂寞,一官趋进转崎岖。楚南若是江山好,閒日犹应味道腴。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黄金榜内人,枉刺忽相亲。
怪得名差异,吟来句极新。
独眠秋寺雨,罕踏帝城尘。
何限高科客,因容不重身。
架上酴醿万玉浮,当年攀折为迟留。
而今老病空相对,花不羞人人自羞。
青女横侵鬓,讵堪连日饮。
黄媪不克家,倏伏半月枕。
阴阳有酣战,药剂阙上品。
卫生伏周防,内愧每流渖。
今朝步崇冈,晴日贷余凛。
江波縠动镜,岭雪印涂廪。
竹间小梅花,幽香到襟衽。
去春无几日,鸟哢如见谂。
酒瓢随短辕,旧盟聊复寝。
诗句酬物华,是口不容噤。

九曲风光主客分,一人一曲弄溪云。浴沂每自论前古,此日相看似昔闻。

饮量且须每病叟,老狂何敢让诸君。醉扶童子归来晚,花柳前川漾夕曛。

舟行遥指福城关,天宇开时地势宽。
二百里溪平似掌,一帆风色到怀安。
落日残霞映绮疎,群山横翠壮规模。
登临那更添风月,唤作凌烟阁内图。

齐桓假仁义,晋文亦如之。纷纷战国君,剧戏真小儿。

美哉汉东平,为善日孳孳。三监与七国,国亡身亦隳。

李唐不足道,诸王恣豪痴。淫荒讵知耻,俗乐手所持。

嗟予固无似,嗣秦沗藩维。愿言崇令德,刘苍其我师。

清凉远在南海隅,青鸟衔寄云中书。开缄忍见数行字,阿母手封双泪珠。

为言十载与儿别,复报若翁今永决。五月儿从阙下还,怅望南云寸心折。

水有行舟陆有马,无复升堂拜郎罢。七月秋风起布帆,儿归笑指青山下。

儿今无所愿,愿母寿且康。上堂进荔枝,下堂食槟榔。

槟榔可餐荔可擘,玉立亭亭儿在侧。更种长松当墓前,慈乌结巢年复年。

顾兹林塘幽,消此閒日永。飘风乱萍踪,落叶散鱼影。

天清晓露凉,秋深藕花冷。有怀无与言,独立心自省。

仙家静住西南溪,竹外须信无馀师。平生高节鬼亦畏,一点虚心人得知。

林深自有天地在,岁暮不受风霜欺。何时借我半窗月?万里黄尘双鬓丝。

逢著南州史,江边哭问君。送终时有雪,归葬处无云。
官库惟留剑,邻僧共结坟。儿孙未成立,谁与集遗文。

绮窗曾记调鹦鹉。海棠依旧娇如许。小谪几多年。几回欲问天。

有情天易老。遗恨知多少。青鬓已成霜。销魂在异乡。

地远山围宅,城孤市绕村。
菰蒲侵草阁,鸥鹭到柴门。
野雾峰全暝,湖烟渚半昏。
坐怜渔父过,随意倒芳樽。

八月天高雁南翔,日暮萧条草木黄。与君别后独徬徨,万事寥落悲断肠。

依稀河汉星无光,徘徊白露沾衣裳。人生寿考安得常,何为结束怀忧伤。

中夜当轩理清商,援琴慷慨不能忘,一心耿耿向空房。

淮海路茫茫,扁舟出大荒。
孤城三面水,寒日五湖霜。
波漫官堤白,烟浮野戍黄。
片帆何处客,千里傍他乡。

千古无如此地秋,重阳佳气满空浮。山围大海波涛壮,天迥平原岛屿幽。

八景风云开石壁,七闽烟雨锁沧洲。茱萸系臂成何事,记取枫林集旧游。

霜雪都亭揽别裾,重看沙柳迥萧疏。生还天地分携日,老去风波共涉馀。

横隼谩劳惊海燕,冥鸿应免葬江鱼。休疑隐矣文焉用,九曲云烟待著书。

须知药得火成丹,又要丹逢火则仙。片饷工夫修便现,老成须是过三年。

当杯不辞酒力微,看花莫待繁英飞。一年春事才过半,海棠未放山桃肥。

两株红白傍仙馆,竹深苔净尘埃稀。花开几度缺吟赏,念之不异渴与饥。

朝回日暮猥见召,同人下马轻款扉。是时云阴天宇低,风吹细雨烟霏霏。

移镫斜照愈妍好,绛纱作幔珠成围。花香雨气杳莫辨,但觉芳润浸人衣。

一杯酹花还共劝,脱略礼数忘拘鞿。夜深沉醉未忍别,折花满把冲泥归。

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
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