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蝶梦惊残

蝶梦惊残,仿佛似、东方才白。人报道、城疑不夜,界几无色。敲瓦微听冰线响,开窗倏放风花入。拥重貂、曾不觉寒侵,将何德。呼剡棹,行为客。平蔡垒,何能役。算争如、穷檐高卧,闭门毋出。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要不持、寸铁和前修,文章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卖酒罾鱼止数家,卜邻还在水之涯。扁舟定向桃源去,斜日红开两岸花。

伏读改元诏,仍观拜相麻。
竞传新政事,方见好官家。
雪作丰年瑞,梅开近腊花。
路逢江上客,立马问京华。
当年驾鹤共骖鸾,对蹑丹梯上广寒。
绿鬓旋同依帅府,华颠今并列王官。
文才似我旋多子,契分于君有四般。
念旧不妨频枉驾,瓮头随意酌甘酸。
道蕴谈锋不落诠,耳根何福受清圆。
自知语乏烟霞气,枉负才名三十年。

道义交情金石坚,公归先作月台仙。平生知我如公少,一诵遗诗一惘然。

闰馀时侯早,夏晚似新秋。月出空堂静,蝉鸣深树幽。

健逢鹰学习,喜见火倾流。早晚凉飙起,重修白罽裘。

我亦狂涂竹,翻飞水墨梢。不能将石绿,细写鹦哥毛。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鸠性爱雨花爱晴,同倚东风不同情。
春光三月浓于酒,双鸠醉寐不复鸣。
双鸠不鸣花相语,无令鸠醒叫天雨。

草鸡飞渡海涛寒,十万牙旗尺土难。绝岛天开明日月,泰西人避汉衣冠。

鲲身东控楼船壮,龙种南来血泪残。遥望滇池灰劫烬,孱王正朔黯重澜。

儒臣启沃沐恩偏,予假宁亲辍禁筵。春酒自承盘上露,宫衣不散案头烟。

疏家谩拟辞荣日,石氏今当卜相年。归阙何妨寻旧约,长安路出岱宗前。

竹实凤将至,水清鱼自行。着我草亭里,危坐学长生。

我识文章王太守,不知几日上浔阳。琵琶亭前好明月,香炉峰头多夜光。

吟诗写字午衙前,打鼓劝农春社忙。万一公馀颇相忆,寄诗应到荔枝乡。

文士今固有,未闻居一门。松筠无异操,茧蕙若同根。

试问临风读,何如把酒论。兹行羡吾弟,弭楫向湖村。

周易一书,更三圣人,深切著明。凡变通动静,有形有象,盈虚消息,时止时行。天相名卿,日探妙趣,往古来今无两心。褰帷暇,手韦编不置,聊以娱情。如今祝寿殷勤。请得以推评理致新。看九重有命,晋侯锡马,三公论道,鼎足承君。同厥震男,拔乎泰茹,玉笋班中联步什。贤奋建,定丰亨豫大,扬夬王庭。
清香皓质世称奇,谩作轻红也自宜。
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
直教腊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散时。
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

软烟薄雾妆才就。年华不解伤春瘦。相见画栏边。风丝兜佩环。

春宫三十六。双燕飞还宿。辜负玉漏恩。簪花先断魂。

蛰动犹寒在,鸠鸣恰睡馀。
素传鹰羽化,多占鹊巢居。
报我晴何用,怜渠拙自如,
年年偏感处,风急杏花初。
奄忽离家已数秋,湖山何日扫松楸。
封章允得天恩许,便买春风海上舟。

桐庐江水见底清,桐君山色青绕城。仙人指桐去千载,至今草木犹知名。

我来六月火云赤,为访名山侵晓出。芒鞋竹笠紫蕉衣,潇洒行踪杂樵牧。

松风迎客如有灵,笙竽响答洪涛应。丹崖转处洞门豁,石壁袅袅垂苍藤。

危楼一凭尘怀少,欲把仙书拾瑶草。西飞海鹤不归来,岭上荒祠白云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