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辞[唐],宪宗时人。工正书,元和八年(八一三)尝书唐华州后阁记。
绣绷儿啼思塞酥,重床燎香驱群胡。阿环锦袜无寻处,一夜惊眠摇帐柱。
朔方天子神为谋,三郎归来长庆楼。楼前拜舞作奇祟,中兴之功不赎罪。
日光玉洁十丈碑,蛟龙蟠拿与天齐。北望神皋双泪落,祇今何人老文学。
谁道心闲缘地僻,梦里何尝有空色。小窗一枕觉来时,燕语莺啼春寂寂。
忽思春尽芍药开,赋诗试与幽人觅。短篇才去花已来,却愧诗词太狂直。
嫣然数朵玉楼春,何似江南称落墨。
时俗竞工巧,绘画丧乃真。自从解啼笑,浑沌失其淳。
江河日趋下,衣冠日趋新。每逢桃花开,慨然思避秦。
举世汨泥涂,否亦随飘尘。烈士怀苦志,自立良辛勤。
陶令起晋季,乐与遗迹亲。饱历馁与寒,意中常津津。
诗成倩友录,酒熟漉以巾。先生古遗朴,渺渺羲前人。
人言日中有黑子,太白白昼吐光芒。毒热十日果不解,脆嫩劳促纷死亡。
老夫日出趋行在,雨汗说书能安详。小楼床榻皆炙手,闭户独坐真探汤。
冰如羊脂瓜翡翠,意表难释同渴羌。或称竹篷可避暑,我谓掩郁终非良。
昨宵视天起残夜,风从何来徐褰裳。银河西流斗北挂,海气倒泻倾肌凉。
飘然仙去不可执,瑶池琼阙生肝肠。挥手浊世便轻举,耿耿微月犹相望。
汉武淩云思欲飞,相如词赋有光辉。仙人掌上分馀沥,滴露研朱对绿衣。
尝闻此道春来迟,山中积雪埋狐狸。黄河三月冰正合,朔风凛凛吹人衣。
吁嗟客路正寒苦,数千里外将何为。答云此去非徒尔,有如羽翼投高枝。
主人之贤闻天下,出门舍此将安之。嗟予赠此复何说,少年养取胸中奇。
古人之学不可废,丈夫之操不可移。江淮之上亲且老,临行须约将归时。
边城吹角客心乱,此时应望东南飞。
柳困青垂,桃慵红褪,两宜迟放轻船。从想湖山,胜游才得今年。
六桥春色三潭月,蓦韶光、处处堪怜。罥东风,花事如尘,絮影如烟。
香车油壁归何处,望西泠松柏,绿暗斜川。人散亭空,夕阳犹恋堤边。
南朝多少繁华梦,却输它、冷占鸥眠。只声声,老却啼莺,闲煞啼鹃。
不誇九老写成图,要似一家三老无。满把寿觞拚一醉,父前母后子来扶。
人日登高阁,窗含碧海烟。雨留花外客,春入水中天。
树隔层岩峭,山开一洞圆。蜗牛庐尚在,高卧有焦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