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定王台

羽旄种鼓旧曾游,沟叶宫花迹尚留。
耆老遗开秦雍土,登临伟观楚湘州。
月明故国存千祀,木落空山又一秋。
极目长天诗不尽,西风吹雁使人愁。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眼来眼去又无言。教我怎生团。又不分明,许人一句,纵未也心安。
是即自古常言道,色须是艰难。愿早得来,虽然容易,管不等闲看。

当年共醉此桥边,道旧狂歌至暮天。得句旋题新竹上,移舟还傍乱花前。

君埋尘土骨应化,我逐风波心欲燃。落日长号感人事,沙头寂寞上渔船。

东风回,江上渚,
何处来,双白鹭。
灼灼岸间桃,依俙兰杜苗。
一衔湍濑鳞,一下青林梢。
潇湘绿水春迢迢。
江南啼血送残春,漂泊风沙万里身。
汉末固应多死士,周馀乃止一遗民。
乍看须少疑非我,只要心存尚是人。
坐拥牢愁书眼倦,土床伸脚任吾真。
西北峨峨叠嶂来,涛奔浪涌势难回。
忽临城郭千峰住,下有源泉万斛开。
鱼鳖宁容城沼沚,蛟龙曾是起风雷。
平时寂寞何灵响,岁旱方蜂济物才。

一代才豪仰大贤,天公位置却天然。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

暂借玉堂留姓氏,便依勾漏作神仙。由来名士如名将,谁似汾阳福命全?

又是秋风入芰荷,尚无黄耳到如何。慈亲想自精神健,娇女应添智慧多。

踪迹自嗟成漫浪,利名底苦欲奔波。几时了却胸中事,只傍南溪理钓蓑。

传信传疑必至公,惑经疑古自迷蒙。是非已向西麟获,同异何须白虎通。

不辨时人直与迂,浊缨且喜近淮居。朝衣脱后常耽睡,野史修时或借书。

恨乏青山供采药,爱看白鸟伺吞鱼。东园卖酒花开近,待看诗翁倒载车。

爱尔青青石上蒲,寒泉清浸一尘无。世人不识无盐女,姣媚惟知羡子都。

爱酒渊明,无钱休对黄花语。一杯谁举。寂寞空归去。屋上青山,山上行云度。悠然处。是中真趣。欲写还无句。

繁桃只称倚红扉,腊酒吹香着舞衣。楼底谁家吹玉笛?一双白鹭上云飞。

草阁凭江置,江深入夏寒。
看山诗思远,对客酒杯宽。
风景虽然别,行藏尽自安。
浮萍轩子好,来往任盘桓。

先代音容妥岳岑,白杨风飒转萧森。贻谋世泽年将远,洒拂孤坟泪与深。

缭绕兆阡连宅畔,笼葱佳气郁山林。荀陈谊重干霄汉,白雪飞投见客心。

魏晋已如梦,荒台今独存。
龙蛇正交斗,鸾凤自高骞。
避俗惟长啸,逢人常不言。
始知真隐意,何必入桃源。
闲官得趁宰官行,农务村村早办耕。
燕子知时还记旧,社公合雨却成晴。
登坛饮福虽无称,割肉怀归似有情。
宿露尽披山历历,卖花人起欲天明。
守节固穷匪易事,铁中谁许斗铮铮。
闻道新除右仆射,难留高卧老先生。
能令余党留残息,必有昌言佐盛明。
我欲效颦嗟老矣,西风回首涕纵横。

十日离家心已稀,愁眉生怕送残晖。天涯破镜知谁在,塞外悲鸿去不归。

望到故山心化石,听来杜宇泪沾衣。五更画角城头月,吹落旗亭促马飞。

静坐冥生事,麃麃麋鹿群。江山元邃穆,风雨自纷纭。

远驭传三略,长林惊一军。春晴已昨日,得酒便成醺。

心共朝衫赤。岸乌纱、临淮空障,东南半壁。惨变先皇臣欲殉,眉宇久无人色。

况肠断、高堂永诀。黯淡精神横泪眼,陡辛酸、动我心如铁。

迟不去,日方昃。

调停四镇真诚竭。枉整顿、朝廷小小,内奸牵掣。付与孤忠成结局,浩气沧溟应塞。

又何必、钟山埋骨。精魄倘逢留后约,怅燕云、几洒忧时血。

更莫问,扬州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