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致语口号

相对封人共祝尧,玉觞潋滟酒浮椒。
千山佳气供红旆,一道仁声赖翠轺。
南极爷祈天上寿,东风不隔海滨遥。
恩浓湛露何为报,勉属清忠答圣朝。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客位苔生处,依然又赋诗。

珍重黄池秀,风流迥出尘。多情念羁旅,脱网寄鲜鳞。

掀动龙蛟宅,惊回匕箸春。丹青如得便,更拟问通津。

赤阑桥畔斜阳外,临江暮山凝紫。戏鼓才停,渔榔乍歇,一片芙蓉秋水。余霞散绮。正银钥停关,画般催舣。鱼板敲残,数声初入万松里。
坡翁诗梦未老,翠微楼上月,曾共谁倚。御苍烟花,宫斜露草,几度西风弹指。黄昏尽也,有眠月闲僧,醉香游子。鹫岭啼猿,唤人吟思起。
江上信清华,月风亦萧洒。
故人在千里,樽酒难独把。
由来懒拙甚,岂免交游寡。
朱弦任尘埃,谁是知音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客窗连日雨,晨发趁晴光。
秃鬓去秋老,倦心愁路长。
终须山坐静,有感水流忙。
更有难言处,乾坤事渺茫。
略彴缘溪一径分,千山香雪照斜醺。
道人不作寻花梦,只道漫山是白云。

危言且危行,初不求自全。今年君六十,得全岂非天。

世乱安所归,麻鞋直经筵。君臣幸相保,忧患犹无边。

老来益强固,劲烈逾壮年。中兴可立待,会使国命延。

寿考兼令名,青史已足传。苟生彼何取,期颐嗟褚渊。

扬旗击鼓,斩蛟射虎,头颅碎黄麻天使。鱄诸匕首信豪雄,信当日、一人而已。

华表崔巍,松杉森肃,壮士千秋不死。从来忠义出屠沽,惭愧杀、干儿义子。

驴背谁教一笑还,白云高卧万机閒。大梁陵树秋声里,西华烟萝午梦间。

乞得西湖养病身,小园真隐谩颐真。已将竹院舍幽客,更筑乡畦招可人。

茗碗昼看花坠影,吟窗夜与月为邻。清凉境界天家予,自是全无一点尘。

东华之东湛明景,彩霞环绕蓬莱境。琼芝瑶草春不穷,丹光夜动黄金鼎。

渊然老仙崆峒客,万里归来此栖息。手持如意青芙蓉,两脸潮红头雪白。

头上玉琢冠,身中云绣衣。朝朝飞神驭气超汗漫,直上太清朝紫微。

腰间腾龙双宝剑,秋水光晶寒潋滟。啸风呼霆作霖雨,屡注仙瓢苏下土。

功成敛用归希夷,玄天至道本无为。眼看民患忍坐视,恤人亦体天之慈。

旦来谢别何匆匆,骑鹤径度江之东。江东龙盘虎踞五云表,钟山翠接三茅峰。

茅家兄弟青冥上,白日骖鸾定相访。还来赤松子,亦有安期生。

上朝南极寿昌星,好山好水清且明。西方出金桃,南斗斟云液。

长生有曲舞且歌,年过广成千二百。

芳草沿溪一径斜,绿荫垂柳是谁家。重来不见桃源树,何处东风问落花。

黄金花朵照冠裳,开正当时近橘阳。阿阁秋高通御气,掖垣风细和天香。

自同葵藿常倾日,肯让梅花不畏霜。欢赏谁如今日乐,君王许醉紫霞觞。

少年文赋已曾传,画竹风流老更妍。烟雨一竿生笔底,珠玑万个落帘前。

我行半天下,始到东海隅。水落嶕石出,中飞两鹈鹕。

情知瑰奇产,势与险阻俱。在夷岂必陋,虽圣犹乘桴。

吭风丹穴凤,尾雨青丘狐。幸随任公子,不愧七尺躯。

雨过蛟龙起,风生翡翠寒。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

风声不定在何边,起视长堤树影偏。
客恨不如风里树,一枝吹落向南天。

白打千年调。尽芳春、榆钱买断,燕昏莺晓。东海扬尘曾几度,不换娲皇残稿。

干底事、飞来双鸟。天遣笼中收羽翼,甚阴阴、林静蝉逾噪。

宫羽换,费弦爪。

而今剩写伤春草。似钧天、归来帝所,余音还袅。莫便酒边夸醒眼,从古幻师颠倒。

怕百变、鱼龙未了。白项鸦啼经惯否,念月明、惊鹊南枝绕。

凭问讯,楚江棹。

大猿叫罢小猿啼,箐里行人白昼迷。恶藤牵头石齧足,妪牵儿随泪录续,我亦下行莫啼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