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英公大师

往岁潇湘一相见,诗成野逸笔狂颠。
近闻归住长安寺,松老书窗又几年。
(945—1013)宋京兆人,字得中。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官太常博士,曾表陈时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得太宗嘉赏。历知曹、解、颍、蔡四州。恬于荣利,好吟咏,每游山水,留题自称“岩夫民伯”。善修养之术,奉命参预校定《道藏》。官终判太府寺。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好古勤学,多藏古器、名画。有集。
  猜你喜欢
别恨眉尖无数。后夜王孙何处。
歌馆与妆楼,目断行云.
凝伫。凝伫。忆泪千行红雨。
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
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梦断难寻,酒醒犹困,那堪春暮。香阁深沈,红窗翠暗,莫羡颠狂絮。
绿满当时携手路,懒见同欢处。何时却得,低帏昵枕,尽诉情千缕。
异地还相见,平生问可知。壮年俱欲暮,往事尽堪悲。
道路频艰阻,亲朋久别离。解兵逃白刃,谒帝值明时。
淹疾生涯故,因官事业移。鸡鸣关月落,雁度朔风吹。
客泪翻岐下,乡心落海湄。积愁何计遣,满酌浣相思。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南邻歌舞隔墙听,想对朝窗晕倒青。
莫望唤人看娜嫋,只凭幽梦寄丁宁。
不戒而六和恭敬,不禅而十方清净。
不学而文理井井,不吏而施於有政。
寿八十余,阅人三世。
孝於塔库,勤力勤礼。
百室崇成,檀者亹亹。
齐始如终,薪穷於指。
耋老而精明,丰肉而神清。
和同而不浊,退屈而不陵。
是谓大雅之士,惜乎其不发诸朝庭。

越曲吴歈出塞多,红牙旧拍未全讹。诗情难似龙标尉,好赋流人水调歌。

害物无如猛兽雄,惧心不起兽难从。能探虎口同儿戏,异类从兹不见踪。

转厌人间少,翻愁大地空。石枯山眼白,霞射水头红。

浪恶惊三老,鱼稀祭五风。奇峰探不尽,点点乱流中。

烟波宽几许。抖擞青蓑垂钓去。恰流水、桃花时节。

对西塞山前,一双飞鹭。高风可溯。倩生绡、三尺留取。

看历历,笔床茶灶,泛宅画中住。今古。逃名渔父。怕东华、软红如雾。

江湖自结鸥侣。正柳下移船,菰边分路。美人共兰渚。

又何必天家赐与。仙槎上,此生有分,鼓枻带笭否。

三十年朋友,诗筒几往还。
君缠游宦海,我正赋囚山。
滩鶒何时下,沙鸥镇日间。
升沉踪迹异,心事却相关。
栖迟林壑,甚雍容、雅量气横寥廓。人道魁然真宰辅,心在朝家黄阁。几卷闲书,一门然乐,不羡千金橐。诸郎楚楚,凤毛辉映麟阁。今岁锦席云凉,菊香添麝,竹树烟霏薄。风爱堂前秋气好,歌里甘棠如昨。十二金钗,百壶然酒,细把红螺酌。年年此日,醉看然**鹤。

美人不来眇何许,路傍芳草绿萋萋。桃花春浪半篙浅,恨隔三千弱水西。

阿师身小胆能大,文字宁追权可游。寻山红叶半旬雨,过我黄花三径秋。

随处庞公虽有偈,他年支遁恐难酬。经行若个门风是,闻说漳江似赵州。

离居苦无乐,回慕心凄凄。要途访赵使,闻君仕执圭。

杜蘅色已发,菖蒲叶未齐。幂历蚕饵茧,差池燕吐泥。

愿逐东风去,飘荡至辽西。

山夹寒云晚不收,蘋花洲渚雁声秋。
西湖处士无消息,落日丹枫处处愁。

大邑曰南城,唯君治道行。何曾设钩距,到底是聪明。

鼎在神奸伏,鹰来鸟雀惊。诈穷多自笑,刑重亦知平。

府史如廉士,农桑学颂声。在官嗟不久,丕绩已垂成。

岭路当过庾,州图喜得英。远人天与幸,弊俗日将清。

游刃非无地,抟风别有程。上心应寤寐,彝器待书名。

细数南州彦,谁居第一流。吾侪姑自勉,硕果听天留。

未息巴人讼,方怀漆室忧。足音终寂寂,垂涕望高丘。

昔为行脚客,负笈辞故乡。三参海门国,一度莲花洋。

莲花洋接光熙顶,去寻梅福烧丹井。绿摇海水与天浮,一洗年来诗梦冷。

携筇复向双峰来,楼阁不劳弹指开。夜有鱼龙妒高卧,洪涛激石如奔雷。

我住焦岩今五载,杨岐事有几人解。江头孤月此心明,苍狗白衣时见改。

远公净业与谁修,空山独立愁复愁。流光似水去若此,渐觉霜花白上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