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尤帅长赠郑通庵韵二首

生涯休问粟储瓶,有酒盈樽不用醒。
已分我生箕斗直,车船奚用命奴星。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暖殿流汤数十间,玉渠香细浪回环。
上皇初解云衣浴,珠棹时敲瑟瑟山。

秋屋无人见草经,忽惊太乙杖藜青。秪应烧烛金銮殿,未胜熏香石竹屏。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欲话艰难虑损神,可怜无告一穷民。
诙谐好比卢思道,喜怒忘同杜子春。
去国登楼聊自遣,越乡怀璧不如贫。
范雎为魏归须贾,不是绨袍恋故人。
屯云生广泽,白日互亏蔽。
如何三秋杪,顾作九暑炽。
高风摧薄柳,未觉到兰蕙。
幽人感岁徂,节生悲远志。
伊予老忧患,感激志鉴寐。
起视篱下花,节过真少味。
岂无王弘酒,深愧渊明意。
未然招隐诗,默契幽林思。
瞻彼区中人,清冽成萎悴。
安得西山药,飘然以超世。

谁言百人会,兄弟也沾陪。

盈盈端叶倚云开,挟得高寒入地来。冰咽桃花浮断涧,风弹柳絮被妆台。

潇湘雁去恩尤花,巴蜀波生信不回。郢上更谁歌此曲,典君为客独高哉。

中原形势,壮东南、梦里谯城秋色。万水千山收拾就,一片空梁落月。烟雨松楸,风尘泪眼,滴尽青青血。平生不信,人间更有离别。旧约把臂燕南,乘槎天上,曾对河山说。前日后期今日近,怅望转添愁绝。双阙红云,三江白浪,应负肝肠铁。旧游新恨,一时都付长铗。
招摇指午。
对南宫。
日月相会。
实沉中。
离光布政。
动温风。
纯阳之月。
乐炎精。
赤雀丹书。
飞送迎。
朱弦绛鼓。
罄虔诚。
万物含养。
各长生。

右率馥时誉,秀出冠朋僚。耸兹千仞气,振此百寻条。

蕴藉含文雅,散朗溢风飙。楸槚今已合,容范尚昭昭。

外宅妇,十人见者九人慕。绿鬓轻盈珠翠妆,金钏红裳肌体素。

贫人偷眼不敢看,问是谁家好宅眷。聘来不识拜姑嫜,逐日绮筵歌宛转。

人云本是小家儿,前年嫁作僧人妻。僧人田多差役少,十年积畜多财资。

寺傍买地作外宅,别有旁门通巷陌。朱楼四面管弦声,黄金剩买娇姝色。

邻人借问小家主,缘何嫁女为僧妇?小家主云听我语:老子平生有三女。

一女嫁与张家郎,自从嫁去减容光。产业既微差役重,官差日夕守空床。

一女嫁与县小吏,小吏得钱供日费。上司前日有公差,事力单微无所恃。

小女嫁僧今两秋,金珠翠玉堆满头。又有肥膻充口腹,我家破屋改作楼。

外宅妇,莫嗔妒,廉官儿女冬衣布。

出自钱塘门,延伫西湖滨。寒冬十一月,松柏凄已陈。

积水何湛湛,楼观列青旻。微阳回景光,俯见白骨新。

白骨一何多,多为游冶人。生存娱斗酒,一往成灰尘。

妻子临堤泣,仓卒恨未申。哭者声自达,歌者声自频。

徘徊沙苑夕,更喜驷星明。
杂虏犹遮塞,王师未筑城。
春田榛莽迹,夜枕鼓鼙声。
宛种虽神骏,何须慕汉京。

瓠落何须虑大樽,萧然无客款柴门。《春秋》未习严彭祖,《纪传》常轻褚少孙。

下泽几曾驱款段,长河终拟溯昆仑。雷声太白连朝急,次第墙东过雨痕。

玉色谁将巧染丹,妆成娇脆学应难。谢家儿女空才思,不似枝头许细看。

沙黄雾碧拥楼台,孤客乘危倦眼开。吴蜀地形江口断,乾坤秋色雨边来。

凯歌未报乌蛮捷,野哭犹增画角哀。西去风尘迷远望,请缨何日弃繻回。

又近春宵,层层冻解,梅香初吐。迅速光阴,试问韶华知否。

曾记那回飞絮雪,依依相送空凝伫。任匆匆、天涯漂泊,此情谁诉。

闭纱窗、重帘低下,懒听新声,六街箫鼓。病起支离,犹怯酸风侵户。

欲向炉边思往事,香残灰冷离愁苦。叹何时、再约兰闺,剪灯共语。

昭阳歌舞正淹留,羌女新来胜莫愁。
曲尽胡笳十八拍,争扶玉辇下琼楼。

芳林无数飘红蕊。绿映裙腰芳草地。金炉缭绕裙生烟,罗袖轻盈唯掩泪。

东风吹面云层起。柳线搓绵空旖旎。三春寂寞重含情,几处雕栏愁独倚。

驻马寻遗迹,愀然共远征。黄沙迷旷野,白日暗荒城。

旧国猿声杳,新村戍鼓平。故园回首处,烟树万鸦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