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约生表兄闻余过军都 其二

鲁卫无公族,松楸有故枝。尚怀行露意,空及采蘩时。

岁久愁风雨,天高冷梦思。白云俱不返,遗恨鼎湖诗。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猜你喜欢
日暮远归处,云间仙观钟。唯持青玉牒,独立碧鸡峰。
阴涧长收乳,寒泉旧养龙。几时因卖药,得向海边逢。
春台路古,想店月潭云,鸡鸣关候。巾车尔久。记湘累降日,留词劝酒。不是行边,待与持杯论斗。算吾寿。已待得河清,万古晴昼。京国事转手。漫宫粉堆黄,髻妆啼旧。瑶池在否。自刘郎去後,宴期重负。解事天公,道是全无又有。浯溪友。笑浯溪、至今聱叟。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三峰过残雨,独树冥返照。鸟外寻片云,霞边发孤笑。

若人沧浪心,挂席淩海峤。白社偶香缘,清江隐渔钓。

缅怀中林期,负我苏门啸。荣贱非所知,君其可同调。

黄鹤矶头秋水落,故人蓦地相逢著。十年短鬓话吴霜,是非不假论城郭。

楚江萍实待谁尝,老矣吾侬思故乡。

春光去矣。江干丝柳,黯将成絮。短堠长亭,总是惯经行处。

昨宵鼓打回帆调,笑别烟波鸥鹭。争芳尘未浣,征衫重著,又匆匆去。

记前游梦影,桃花浅笑,半面红妆微妒。转眼东风,已作去年崔护。

绿波渺渺,天涯远,肠断隔江云树。问江郎,可有生花词笔。

别踪留住。

寻君腊八会,不遇竟空还。落叶一灯下,寒云双树间。

深栖知净理,强出愧清班。纳禄吾犹晚,惟应学闭关。

杨柳深深小院,夕阳淡淡啼鹃,巷陌东风卖饧天。才社日停针线,又寒食戏
秋千,一春幽恨远。 春闺情
  红日嫩风摇翠柳,绿窗深烟暖香篝,怪来朝雨妒风流。二分春色去,一半杏
花休,归期何太久?

朝朝听鹊报,日日掩重闱。莫踏门前草,留踪待郎归。

雨映凉天晚更新,笛声隐约在东邻。眼中多少飘零客,谁是梁园曲里人。

半屋苍云冷不知,茅檐竹坞两幽奇。凝情金谷登楼日,依约华清出浴时。

陇月定知今夕恨,春风摇动故人思。绿杨解语应相笑,雪里开花恐是迟。

尚湖烟水足清游,容与西泾一榻留。消渴马卿常慕蔺,怀归王粲倦依刘。

蘧蘧梦境隍中鹿,泛泛渔人岸上舟。最是后凋松柏好,满天落叶不知秋。

露光湛湛散晴溪,一带沙痕印马蹄。何处疏林鸟飞早,远烟残月隔村西。

梦回四贤篇,长风吹人醒。嗟哉不我见,泪与秋露零。

山斯沧,水斯浪,我所思兮寿之乡。西不渡河,南不踰梁,乃在东一方。

泗水流其域,岱岳立其傍。青松百亩悬高堂,中有瑶琴曲思长。

曲思长,不可忘。千里共明月,百里同家乡。家乡迥难得,斯人安可望。

爱似琼花叶似蒲,人心翻复似朝晡。命乖不嫁多情婿,自拔金钗击唾壶。

严寒朔漠草争凋,万乘遥临冰雪消。
天马追风齐八骏,彤弓弦月落双雕。

重闱白发慈母老,八十春光少二年。策杖扶孙闻尚健,采蘋供祀恐非前。

归心爱日增凄切,别况遭屯倍怆然。苦缚微官难解脱,陈情有表更谁怜。

蟋蟀繁秋思,鸣音切动人。来因贫士宅,一托岁寒身。

芳草歇还绿,华颠矩不春。风霜满天地,吾亦欲烟墐。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後即安。卿大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