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

三载三来汉水湄,做成底事又空归。
尘埃暂解微官缚,雨雪犹存战士衣。
黄鹤喜寻诗侣约,白鸥还悟海翁机。
掀髯一接春风笑,例觅渔蓑老钓矶。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重关晓度宿云寒,羸马缘知步步难。
此信的应中路见,乱山何处拆书看。
吴缣落寒机,舒卷光乱目。
秋刀剪新屏,尺寸随折曲。
搜罗得珍匠,徒倚思先属。
经营顷刻内,千里在一幅。
定视乃渐通,纪数难迫促。
山乱若无穷,负抱颇重复。
高棱最当中,桀大势尤独。
回环众峰接,趋向若奔伏。
矜雄跨九州,争险挂星宿。
深疑雪霜积,暗觉烟雾触。
泉源出青冥,涨潦两崖束。
历远始纡徐,派别轮众谷。
轻舟漾其间,沿泝无缓速。
微寻得修迳,侧起破苍麓。
远到无限极,穷升犯云族。
游子定何之,顾眄停马足。
盘石长自闲,空原偶谁筑。
尘氛见荒林,物色存古俗。
粲粲弄幽花,苍苍荫嘉木。
遗牛上岩颠,惊麏出槎腹。
鲜明极万状,指似才一粟。
虽从人力为,颇类阴怪续。
深堂得欹眠,高枕生远瞩。
余光耀衾帱,清意凝幔褥。
愚诃世幸略,慵卧嗜尤酷。
因能助佳梦,肯顾跻杲旭。
将相有时材,溪岩真我欲。
儒林耻未博,俗阱思自赎。
婚嫁累苟轻,耕钓吾已卜。
图屏持自慰,寤寐心思逐。
眼看流辈上青云,拂袖归来昼掩门。
心计岂容生事拙,时名长与故山存。
不妨开径栽花卉,政复藏书遗子孙。
八十光阴无可恨,聊歌楚些为招魂。

故人别我去,一月旷音驿。今朝得新诗,开卷意已适。

知君到里门,征骑聊一息。行复敞天阍,从容正朝帻。

自今九霄路,不复两尘隔。容与日华东,翱翔禁扉北。

回头五峰下,寂漠笑孤客。不赋归去来,心形谩相役。

金母燕西瑶,朱幩翟茀朝。遗衣尚荆布,故物有箪瓢。

鼎立栖三凤,蝉联数七貂。生涯祗如此,崛郁正昂霄。

驾车跨马声嘈嘈,长剑阔佩横满朝。
尘埃走趋颜发老,先生久客得无劳。
夜来气味有秋色,归心闹与秋风高。
揭竿跨浪好归去,扁舟烂醉眠云涛。
大小不能荐天子,遗诗有意徒哓哓。
长溪流水碧潺潺,古木苍藤暗两山。
把臂道人今在否,长官白首尚人间。

外家官拜金吾尉,平生游侠多轻利。缚客因催博进钱,当筵便杀弹筝伎。

风情拟我杜樊川,惭愧秋娘拥两边。
俗眼从渠浪开合,生来粘在十三弦。

我欲将飞龙,遐举陵八荒。超忽尘宇外,俯仰复高翔。

丁年学道道难成,却得中原浪播名。否德自惭调鼎鼐,微才不可典玑衡。

谁知东海潜姜望,好向南阳起孔明。收拾琴书作归计,玉泉佳处老馀生。

少年不解事,妄意欲闻道。力小任匪轻,今兹半摧倒。

生平寡师友,恨不识君早。所期亲杖屦,函丈供汛扫。

尽出胸中疑,为我细分剖。奇章忽见示,踧躇警中抱。

过许君岂然,无乃习称好。抠衣或有幸,同游万物表。

他年重盍簪,会观《太玄》草。

貂衲古来称贵服,龙光此日被寒儒。金闺通籍联环卫,玉署传经忝范模。

挟纩虚言良足鄙,赐袍巧制未为殊。微躯长在春风里,愿播阳和遍九区。

不死清湘死桂城,惟天可表此忠贞。
诸贤坐失同盟约,一木难支大厦倾。
临难儒臣能死节,流芳国史定标名。
北门留得模糊血,岁岁惟应劲草生。

春波潋滟漾轻桡,共访禅门到竹寮。人语不闻香界静,花光时引鸟声嚣。

参差古殿依山树,早晚疏钟应海潮。归去日斜馀兴永,吟情相与挽长条。

香沉宿雨,帘捲秋阴,偶谱宫商花底。正人对青峰,幽思难寄。

几处高阁春寒,并吹落、玉箫声里。忆当年,缥缈秦楼,依依如缕。

堪喜。月夕花晨,想草堂词伯,引商刻徵。讶寂寂梨花,盈盈溪水。

一番别恨离情,都写入、碧云清吹。且试得,新谱闲裁,栏杆留倚。

一老灭尘虑,七儿同静缘。境超法界观,身作地行仙。

男女非殊相,丹青亦浪传。襄阳聚首话,犹是在家禅。

半生心事澹悠悠,应乐高卧白云稠。
青山影里春酲解,黄雀声中午梦休。
好景随处堪行乐,浮世何人免得愁。

北门风味早秋凉,蕈子新鲜栗子香。白玉笋鞭翡翠豆,银丝萝卜象牙姜。

鲈羹鸡片人嫌贵,薄酒清茶我惯尝。野饭花灯本无用,醉归犹得趁斜阳。

绕檐晴鹊巳朝曦,梦到无怀自起迟。白黍每甘□味足,黄花偏喜晚秋宜。

心能悟圣非耽酒,业解忘机不着棋。欲抱冰弦傍流水,恐烦馀思入诗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