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文僧卷

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韶。怪石难为古,奇花不敢妖。
调高非郢雪,思静碍箕瓢。未可重吟过,云山兴转饶。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猜你喜欢
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
半空发积雪,万万玉花凝。
或如生绡挂,或作薄雾横。
纷纷虎豹吼,往往蛟龙惊。
人语不相闻,溅雹漂我缨。
有鱼缘峭壁,上上终不亭。
此中有神物,雷雨周八弦。
风伯方安卧,云师亦少饕。
气连河汉润,声到竹松高。
老雁犹贪去,寒蝉遂不号。
相悲更相识,满眼楚人骚。
避喧非傲世,幽兴乐郊园。好古每开卷,居贫常闭门。
曙钟来古寺,旭日上西轩。稍与清境会,暂无尘事烦。
静看云起灭,闲望鸟飞翻。乍问山僧偈,时听渔父言。
体羸谙药性,事简见心源。冠带惊年长,诗书喜道存。
小池泉脉凑,危栋燕雏喧。风入松阴静,花添竹影繁。
灌园输井税,学稼奉晨昏。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樽。
风枝露叶走筠笼,玉润冰寒擘绉红。
自往胸中评史记,久闻格调略相同。

闻道飞来石,当年却畔亡。烟杉行客路,风竹护禅房。

有酒对玉麈,无诗夸锦囊。尘缨自羁束,真赏负山光。

长锥散子岩岩遍,短竹扶条岁岁添。
待得烹茶有松叶,不应更课木奴缣。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寻得故年香翠团,共将真赏倚阑干。
几随白日飞仙变,半为今朝宝黑乾。
光冷未粘春物笑,影疏来趁月华看。
江南秋景犹繁剧,赖此一襟风月寒。

干无筇九节,叶类柳三眠。介若此君操,不因霜雪蔫。

烟霞星盖七星坛,想像先朝驻禁銮。辇路已平栽药地,
皇风犹在步虚寒。楼台瑞气晴萧索,杉桧龙身老屈蟠。
翻感惠休并李郭,剑门空处望长安。

两疏谁是见机还,终始君臣似此难。宸翰昭回云汉上,衣冠彷佛画图间。

当时诸老琴尊回,尽是同朝鸳鹭班。风采拜辞云陛下,白云千载在香山。

石壁苍苔翠霭浓,驱车商洛想遗踪。天高猿叫向山月,
露下鹤声来庙松。叶堕阴岩疏薜荔,池经秋雨老芙蓉。
雪髯仙侣何深隐,千古寂寥云水重。

老柳石城秋,能生六代愁。江山如旧识,今古几清游。

书记双名士,风霜一敝裘。空思纨绮岁,谈笑脱吴钩。

百年胜地隐鼍㟲,谁创禅扉坐涅槃。花尽空飞慈雨湿,石阶林立法云团。

尼珠吐月千山炯,仙梵随风万壑寒。一叩玄关尘梦醒,将心何处更求安。

古松树下昼阴寒,云亦何心去不还。却怪建州城里梦,一春多在湛卢山。

数声鶗鴂过,门巷罢秋千。怕看荼蘼架,春光又一年。

南度今来几叶孙,乱离文献尚能存。馀生独继文王祀,盛世重沾圣主恩。

数亩薄田收故邑,一株乔木住荒村。遥闻客至偏多喜,共听樵歌对酒尊。

记得翩翩昔日狂。而今憔悴旧潘郎。冶游情事憔都忘。

苦比莲心惟自觉,甘回蔗尾妄思尝。百年身世几沧桑。

七曲催船快上滩,好山留与漫郎看。
经行雪瀑仙屏下,恍记齐云夜帐寒。
秦皇昔上上霄峰,正恐行行憩此松。
莫道大夫惟爵五,误恩疑更有加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