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狂胡初款塞,飞诏出云中。自古绥戎策,应难此日同。
并马崆峒天地悬,蓟门楼堞渐苍然。千峰北断祁连色,万井东回碣石烟。
倚杖白云窥槛外,振衣明月坠松巅。频誇斥堠无烽火,屈指单于出塞年。
了无风雨负重阳,剩有清愁染鬓霜。心著遥天云不散,秋高穷塞气先凉。
但教寄语称无恙,便抵相看对举觞。人事茫茫信抟控,何时真似雁成行。
朝出洛阳城,暮投函关道。函关日落行人稀,满目黄云暗秋草。
此地古来西属秦,崩城败壁犹嶙峋。牛车冉冉行不尽,更愁怪石摧车轮。
关门老子去已远,吾生学道嗟何晚。紫气犹经旧路迷,青牛不见当时返。
只今豺虎正纵横,羽檄星驰大点兵。徼巡司?督责苦,关下居民日夕惊。
疏林渐指新安麓,夜火人归茅店宿。鸡鸣客起四散分,令人忽忆孟尝君。
翰林小暇出西城,京国馀秋晚更明。鸥度折矶心已熟,马逢危石眼偏生。
疾风稍定楼台色,微照犹含鼓角声。会合何因得惆怅,潜夫祇愧未潜名。
帷幄抡材日,君侯许国年。三吴修职贡,六合倚蕃宣。
绛灌功难并,龚黄政独贤。金汤新设险,琴瑟重张弦。
借寇心虽切,安刘策最全。肯甘周顗泣,勇著祖生鞭。
杀气连区夏,妖氛亘海壖。丹心期捧日,赤手欲擎天。
绿爱苏堤柳,红依庾幕莲。此行真特达,临别更留连。
夜蹙西湖席,春回震泽船。轻风吹解缆,落日惨离筵。
浩荡十年客,衰迟百虑牵。眼青惭阮籍,头白事孙坚。
迹忝枢机近,恩沾雨露偏。委身同草莽,报主乏埃涓。
知己青云上,忘形太古前。愿君容一壑,随分老林泉。
襄阳大堤水,出自汉中来。上经麋子国,下达沔阳隈。
合流为江汉,晴川在其涯。大堤女儿全胜花,中间合沓万人家。
我年少壮曾来此,丧乱经过空叹嗟。复闻江汉纪南荒,昭丘弓剑徒埋藏。
楚王宫内纤腰女,景屈公家多国良。只今弥望东流水,莫为江鱼厌武昌。
吾看三洲景,江山一望蘋。白云村数点,菉树馆真人。
闲坐亭中石,静观洞里春。青霄昂首近,竹杖欲飞尘。
地倾水泻须凭闸,千里雷车信怒嗥。卷浪抛开珠散彩,崩空舞碎雪分涛。
七十二门向北牢,东归此去渐凭高。锦云旋绕织秋袍,仙障中分虎势绦。
鸣锣击鼓壮滔滔,行人驻看跃渊艚。飞帆拥簇驾图旄,推窗卷幔得挥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