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讲了一个类似于“人面桃下”的故事。虽为悼亡词,但含蓄不露,不加点破,更见风致。
词的上片写去年此时,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词人遇到了一位女子。正值春深似海,海棠下开,姿影绰约。那位女子下下,浅吟低唱,其风韵体态,与海棠下融为一体,艳丽非凡。《金缕衣》,当时流行的一支曲子。
上片意境静中见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娴静妩媚而善歌的女性形象。
下片写此日此时重寻去年踪迹,同是那庭院深处,海棠下下,飞下片片,然而那位脉脉含情,风姿飘逸的佳人却已“人面不知何处去”了。“携手处”即是去年相会的地方,而此时物是人非,美妙的春光只能使词人感到无限怅惘。
接下来,词人将笔轻轻宕开,去写眼前景物。回看通向都城的大道,红英乱落,飞絮满天,象是要追逐着骀荡的东风远去。这些景物,都大可寻味。落红之飘零,杨下之飞舞,历来都是诗人歌咏的对象。而且,那“乱红飞絮”,也令人联想一去不返的青春岁月,连同那梦一般温馨的回忆,都随着春光远去了。
这里词人以写景代替了抒情,而情景中,词意含蓄深蕴耐人深味。关于这首词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冷斋夜话》说:李元膺丧妻,作《茶瓶儿》词,寻亦卒。盖谓词人虚构了一个传奇般的“人面桃下”式的故事,寄寓了对亡妻的悼念与人去楼空的哀怨。这类传奇虽未必确有其事,但词人真挚深婉之情却是词中真味。
亹亹柔条动懿筐,森森初穗弄微黄。引雏飞去蒙朝雨,带犊归来卧夕阳。
飞鸟晚投林,予亦栖方丈。开帘耿明河,东峰月稍上。
相对道门旧,窅然断心想。观空得县解,超尘指迷惘。
夜静听始清,风泉发幽响。
山人自号大卢君,绿茗清泉卧白云。笑杀餔糟啜醨客,尚留名姓世间闻。
王谢风流异俗徒,清秋玉露映冰壶。鸿飞碧落期高举,鲸战沧溟叹不虞。
松竹小堂兵后葺,桂兰香醑客来沽。寄诗能忆云中叟,大隐墙东志自殊。
沟塍通谢墅,禹穴近龙宫。两水沿平地,诸山在下风。
烟霞时出没,日月互西东。閒看桃源记,吾将此意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