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栴一般指朱木旃。朱栴(zhān音毡)(1378.2.6.—1438.8.23.),汉族。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号凝真、凝真子。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出生于明朝最初的都城应天府(即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正统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1438 年.8月23日)病逝,享年61岁。逝世后,埋葬在今宁夏同心县韦州明王陵。朱栴死后,被明英宗谥曰“靖”,史称“庆靖王”、“大明庆靖王朱栴”。朱栴是庆王府第一代庆王,他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在宁夏生活45个春秋。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窗外晓莺初啭,柳黄条上,声过西楼。好梦惊回深院,帘卷虾钩。
雾濛濛、杏花无语,人寂寂、芳草如羞。恨绸缪。谢娘慵懒,斜倚箜篌。
薰篝。新妆镜里,东风无计,吹破春愁。粉褪香消,长门花月半沉浮。
问年年、恼人红绿,看日日、伴我帏帱。锁眉头,黄昏雨后,胜似悲秋。
侯光与德耀,布衣心耿耿。长夜五噫歌,谁念空山冷。
万绿参天下无路,高山深谷相盘互。云端百丈泻飞涛,雪浪滔滔喷湿雾。
树根石畔坐者谁,飘然具有神仙姿。独对澄潭空念虑,相看岚翠上须眉。
旁人谓公真静者,公言此是偶然也。绣谷当初莅越瓯,井蛙水面正嘘沤。
频岁乘风飞战舰,几回破浪得安流。兵销复遇哀鸿集,朝暮嗷嗷待绥辑。
驰驱无复片时间,纵遇名山何暇入。雁宕龙湫山水清,适逢其会一来行。
小憩略谙泉石趣,始惊奇绝冠平生。我闻此言叹且敬,知公勤务由天性。
皖藩开府黔中迎,滇海重移闽海庆。黄山云海洞飞云,点苍山雪白纷纷。
九曲争传武夷胜,公皆置之如不闻。独为龙湫作图画,兴之所寄成佳话。
即今新赋归来辞,政之所被系人思。可知宴坐真偶尔,谢公游屐空耽奇。
先忧后乐希文志,以劳得逸逸斯遂。吾谁与归望斯人,展卷超然悟公意。
白云遮断树傍山,云自流空山自间。纵然寄迹烟霞外,心在觚棱魏阙间。
联辔徐行入柳阴,连云雉堞噪寒禽。人家土屋风霜古,官府门墙树木深。
绝塞孤城千里道,旧交尊酒百年心。垂鞭信马归营去,天净山高日未沉。
小亭主人才高翔,秋来健笔摇岳阳。鹭堠乌亭足吟兴,归来示我诗满囊。
满囊诗句满座客,高筑词坛作除夕。有怀岛佛撚吟髭,年年设祭陈新诗。
韵事艳传许相效,莫辞共引琉璃卮。我愧粗官走尘土,不学浪仙作诗苦。
穷年底事劳精神,欲饮茫然何所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