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别大参二首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
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何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细皮重叠织霜纹,滑腻铺床胜锦茵。八尺碧天无点翳,
一方青玉绝纤尘。蝇行只恐烟粘足,客卧浑疑水浸身。
五月不教炎气入,满堂秋色冷龙鳞。
冬温行色好,江上菊花黄。
乡味莼羹美,皇思诰墨香。
招延从北海,吟咏继东阳。
别后如相忆,时应问草堂。

三年客殊方,荣悴不堪说。迢迢家万里,奄奄命一发。

使君古丈夫,兴哀在缧绁。平生风马牛,旧职比鹣蹶。

欣然一笑粲,彼此百忧结。皇恩下天扉,泪泣孤臣血。

行厨洗玉盘,载酒助欢悦。庖珍问五鲭,饼字炊十裂。

徙突今未黔,班草永一诀。何须更秉烛,端是梦中别。

乱山凝黛色高低。江雨霏霏江草齐。三户无人自乌啼。

绿杨堤。笑杀山翁醉似泥。

翳门关路上崚嶒,半坐蓝舆半自登。老脚尚堪鞭策在,来时忘却日南藤。

一从吹管动,阳气物应知。河柳滋将遍,江梅烂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归时。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礼司。

凉飙拂树半含秋,一雨先将暑气收。夜色远分天际月,清光直入水边楼。

玉箫有韵惊乡梦,银汉无波洗客愁。遥想梧桐最深处,美人和泪拨箜篌。

白马江潮自往还,鸱夷旧恨满吴关。可怜都作啼鹃血,红遍西湖梦里山。

新居添得屋茅高,梅柳栽成似蜀郊。岁晚归来无一事,小窗闲看鹊营巢。

吴兴潇洒郡,自古富人物。溪山映亭榭,尊俎照华发。

当时盍簪地,蓁莽久芜没。空馀诗语工,不共芳草歇。

抚卷想胜风,冠佩其敢忽。先民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吾闻匡山云锦九叠之胜神所栖,界天绝壁云为梯。

鸟飞摩霄注壑不可到,上有泰始之积雪,下有历劫之冰澌。

灵岫仙岩虎豹远,绿树杳杳青猿啼。蔡元君,腾空子,今何处,桃花石室遍岩户。

扪箕历轸欲上去转迷,中有神君指仙路。石梁浮空来,浩然启天关。

手扪五老顶,足蹑香炉烟。但见飞霞笑电摇光九道叠云锦,天河中断摧,铁山何巀嶪,素浪决出昆崙巅。

悬流一泻数千仞,跳珠迸出与石恣斗,却上倒作雪涛翻。

长松吹香洒晴雾,玉泓直下含清寒。呜呼,安得南箕为杯此水为酒。

手携云旗唤王母,排献吾君千万寿。畅皇风,包九有,七十二君同不朽。

却容三十六帝有外臣,尽乞南山种三秀。清水黄尘一回首,庐君此意今知否?

万山尽作僧枯槁,沙尘三月焉耆道。春风先我出关来,不傍荒崖生寸草。

茨墙土屋息征骖,一榻聊谋客睡酣。正过清明好时节,新莺旧燕满江南。

论事时相忤,平情反共怜。故人犹有几,须发各皤然。

为客常千里,离家动十年。匆匆垂老别,那禁泪如泉。

新凉溯晚风,一笑偶相同。有景如荒野,无云障太空。

涓涓渠水绿,树树蓼花红。星会俄已过,风光叹转蓬。

圣人夜宴蓬莱殿,星汉沉沉玉漏迟。楼角轻云捧新月,宫人笑指似蛾眉。

松窗镫焰细,山院雨声秋。梦冷云留榻,天寒雁过楼。

泉流深壑静,钟响夜堂幽。不尽萧疏意,狂吟醉未休。

又作华严寺里眠,一灯无寐故依然。谁知五度经行客,白发相看四十年。

欲知归期近,行行重携手。
掖垣隔华省,明日难邂逅。
作者六七人,峥嵘竦神秀。
藏蛰龙虎姿,风云即腾吼。
嗟予自迟暮,老骥伏闲厩。
夺珠不量力,揽臂犯牙口。
平生辛苦行,何足为已有。
政似逢毛嫱,归憎孟光丑。
忆昔诸贤扶晋室,冠盖多于此云集。
坐中翻作儿女悲,世换人非但陈迹。
我来正值三月春,花落鸟啼春寂寂。
江河虽异事略同,同景不殊今视昔。
磨灭英雄得丧多,山重水复无终极。
安能郁郁老江左,尅复神州当勠力。
未论重见管夷吾,只今谁为楚囚泣。
徒倚令人三叹息,徒倚令人泪横臆。
狄夷相残春又春,时乎时乎难再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